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凤凰网青岛
2023-05-25

又是一年麦收时。5月25日,青岛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在平度市明村镇举行。

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出征仪式现场,一排排现代化联合收割机组成的队伍整齐排列,整装待发。农机跨区作业队队长代表就跨区作业服务保障作了表态发言,现场还为出征的农机跨区作业队进行了授旗。随着现场6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赶赴河南南阳市等地作业,青岛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序幕拉开。

今年全市将组织2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和省内枣庄、临沂、日照、潍坊、烟台、威海等60多个县(市、区),开展跨区机收小麦作业,预计完成作业面积200多万亩,增加农机手收入1亿多元。

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农机跨区作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向市场的重大创举,有效推进了“三夏”“三秋”农业生产进度,保证了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适时收获和播种,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机手增收成效十分显著。

跨区作业机手杨兴涛说:“农机跨区作业,让农机手农忙有活干、农闲不断档,既有效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收入,又有效解决了其他地区小麦收获机械不足的困难,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装备支撑。”

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青岛市举办2023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跨区作业高质量发展,保证“三夏”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

据悉,我市从上世纪末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三夏”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随着跨区作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延伸到“三夏”秸秆打捆、玉米机播和“三秋”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农机深松(深翻)、小麦机播等。截止到去年底,我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878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716台、大型拖拉机11010台,每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台左右、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左右、大型拖拉机2000台左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5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会,张兴旺副部长强调,要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为抓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以推进小麦机收、玉米机播为重点,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尽心组织打好“三夏”机械化生产这关键一仗,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三夏”生产作业任务提供坚实机械化支撑。

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确保跨区作业顺利进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往年“三夏”生产典型经验,依托100多个农机维修点、700多个农机合作社,组织农机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动员指导对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和保养,全市检修农机具16万台套以上,检修小麦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

确保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举办“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宣传农机质量监管、农机安全生产等政策知识。督促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提早备足机具和易损配件,积极开展送修送件到田服务,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确保“三夏”生产“有好机用”。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对“三夏”生产所需大型复式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实行优机优补,加快补贴办理力度,保障其尽快投入使用。全市已办理三夏生产所需各类农机具3000多台套,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

练好金刚钻,揽就瓷器活。

强化农机实用人才培育。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培训,开拓农机技能赛训结合新模式,示范带动农机化技能全面提升,广泛开展“传帮带”科技服务,将农机驾驶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重点对农机手进行驾驶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市培训农机手1万多人,全面提升农机手综合素质。

打赢关键一仗,“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

创新培训模式。广泛开展植保无人机大赛、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提升农机手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作业水平,确保机手“作业好、效率高”。

组织系列培训活动。举办全市农机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实务培训班等,提升农机化工作能力水平,部署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

树牢减损就是增产意识。狠抓粮食机收减损,广泛组织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提升机手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平,推动机收作业精细高效、提质减损,全市小麦机收损失率预计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挽回小麦损失1.3万吨以上

鸿雁作表率,群雁齐飞翔。

坚持育能人树典型。建立完善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库,推动争先树优,营造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识才、育才、成才、用才的良好环境,青岛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华玉虎等5人获评全国首批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形成农机实用型人才“头雁集群”效应。

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培育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10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1个,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达到4个,数量居计划单列市之首。青岛同富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上榜中国农民合作社10强,理事长姜永战入选2022年全国“最美合作社理事长”。

农机信息化建设上寻求新突破。推进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率先建设智能农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围绕主要粮食作物探索建立智慧农场,实现“补贴政策实施、生产作业调度、精准作业监测、农机社会化服务、智慧农场管理、节本用油服务、普惠金融服务、利企便民维修和大数据追溯”等九大管理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全流程网上办理,努力走出一条数字农机建设新路子。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农机服务更加及时周到。

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早在3月份,就提早为机手发放了农业农村部统一印发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确保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车辆,全国范围内免交车辆通行费。农机手还可通过手机扫描跨区作业证上的二维码,随时了解全国农机服务机构、跨区作业动态、机收减损操作要点、当地天气预报等信息,方便农机手“找活干、干好活”。

加强各项信息调度发布。建立直接沟通协作机制,落实农机加油专享优惠,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时间、作业进度、气象变化等信息。做实做细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科学研判“三秋”期间机具本地跨出和引进数量,促进供需平衡。畅通农机保障服务,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19个,加强“三夏”24小时应急值守热线,方便群众和机手反映机械化生产情况,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加快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及早备案形成服务队名录,落实应急作业机具人员和支持措施,全市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8支。密切跟踪调度辖域内农机化生产作业进度和机具动向,结合天气情况积极研判机具供给情况,确保关键时候冲得上去、管得了用,充分发挥应急作业服务队潜力。

麦收冲锋号已经吹响,“三夏”生产时间短、任务重,青岛农机人将以最饱满的激情和最激昂的斗志,发扬不怕累、不怕苦的战斗精神,一鼓作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作用,全力夺取夏粮丰收大捷,圆满完成跨区作业和“三夏”农机生产的各项任务,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贡献农机化力量。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