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历届总统里 为何人们觉得罗斯福最亲华?

2021-01-23

李三万

摘要:为什么在美国历届总统里,很多人会觉得罗斯福是最亲华的?那么,罗斯福到底亲华吗?

为什么在美国历届总统里,很多人会觉得罗斯福是最亲华的?那么,罗斯福到底亲华吗?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美国总统没有亲华的,也没有义务亲华,因为他是美国总统,即便对中国很有好感,私人感情也不能影响他作为美国总统的职责,否则就会被选民抛弃。很多时候,美国总统,或者别的什么政府的高官,民众并不是很在乎他做的事情本身的对错,而是在乎他做事的方式,比方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美国人早就在马克·吐温时代就了解竞选当中的那些勾当了,可是他们并不在乎要竞选总统的候选人之间,那点互相狗咬狗的事情,尼克松的问题,就在于他是追求连任的现任总统,动用了国家赋予他的权力,指使国家情报机构来窃听收集竞选对手的情报,来为他私人竞选服务。动用公权力非法侵害公民私人权利,就是美国社会最忌讳的事情。所以谁谁谁亲华,又能怎么样?暗中牺牲美国利益来帮中国一把?

西方近代与现代都是精英政治,有些时候,大家会觉得他们政治氛围比较宽松,其实并不是这样,随着工业化大机器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远比古代封建政治更冷血无情。罗斯福总统的死,本身就有很神秘的阴谋论传说,说他死于背后的资本集团不喜欢他所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参加二战,已经树立起美国政治家罕有的政治权威。这一点,英国也在二战胜利结束后,丘吉尔就马上落选英国首相,理由也是他在二战中功劳很大,树立起相当的权威,英国人民感谢他的领导也尊重他本人,但是不愿意接受他战后还要继续威权领导。这就是东西方的政治思维模式的区别。正是这种差别,我们很多人会以为有一个亲华的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就会改善,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梦想。实际上网上也有一种笑谈,就是让一条狗坐在白宫的宝座上,美国也照样运行,美国总统就是那么一个位置。

特朗普任期内,中美关系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大危机,然而特朗普照样发推,声称主席是他的好朋友,你也很难说他公然说谎,是个戏精,美国人似乎也对此无所谓,为什么?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这在美国再正常不过了。美国历史上,有两个罗斯福总统,老罗斯福曾制定了一个有期限的排华法案,小罗斯福干这件事?显然都不是,是美国社会掌握了话语权的阶层,有了这种需求,美国总统就需要满足这种需求,提出排华法案给国会老爷们去批,没通过就作废,通过了就执行,后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样是那个解除排华法案时间限制的罗斯福,考虑到美国需要拉拢中国更符合美国利益是,就对中国加大了援助力度,可是国内后知后觉的民众懒得关心这点,他也可以请宋美龄到国会游说国会老爷们,激发起美国社会的援华热情,光看这一点,罗斯福当然很亲华,光看他弄排华法案,他又很反华,到底怎么评价呢?

罗斯福确实是美国一位伟大的总统,政治家无私德,他不在乎也不关心中国,他对中国的看法,是随着亲华更有利于美国还是反华更有利于美国而变化,也不仅仅是罗斯福,更不仅仅是美国政治家,而是所以外国政治家,政客对中国都是这种态度。所以,过去那种动不动就认谁是老朋友的做法,真的很……二!有足够的好处就亲,有坏处就反,没好处也没坏处时就不亲不反。这就是国际关系。

自从华盛顿在1791年就任开国总统开始,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已有45人担任过总统,其中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就是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连任4届总统,执政时间长达12年。难能可贵的是,罗斯福在任期间对中国相当友好,有两项善举至今仍值得国人感动。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传奇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年出生在纽约一个荷兰移民后裔家庭,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曾担任特拉华和哈得孙铁路副总裁、南方铁路安全公司总裁等职务,是纽约商界中的头面人物。

由于富兰克林·罗斯福堂叔兼叔岳父西奥多·罗斯福也担任过总统,所以等到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世人便经常称呼他为“小罗斯福”。小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是老罗斯福的侄女。

在父亲的坚持下,小罗斯福考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并在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1910年,小罗斯福违背家族政治传统,选择加入民主党并由此进入政坛。此后20多年间,小罗斯福历任纽约参议员、海军助理部长、纽约州长等职务,仕途相当顺利。唯一不幸的是,小罗斯福在1921年罹患脊髓灰质炎,余生再没能站起来。

1932年底,小罗斯福击败时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小罗斯福上台伊始,美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和社会动荡,要求建立苏俄式政权或纳粹国家的呼声,在民众当中大有市场。对此,小罗斯福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美国成功地走出经济大萧条的泥沼,并帮助国民恢复自信心、稳固民主制度,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小罗斯福执政时,经历了二战由酝酿、爆发到走向终结的全过程,在此期间,美国对战争的心态经历了一个由毫不关心到全面介入的大转变,而转折点无疑正是日本在1941年底偷袭珍珠港事件。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小罗斯福最大的功绩,是带领同盟国集团战胜轴心国集团,赢得二战的最终胜利,尤其是帮助中国抗日,值得大书特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立即开始公开不遗余力地支援中国抗日。据权威数据统计,在1941-1945年间,美国共给予中国现金援助8.25亿美元,战后又支援7.23亿美元作为重建资金,总计金额达15.5亿美元。除了美金援助外,美国还赠给中国大批武器和石油等战略物资,并通过派遣“飞虎队”来华作战、帮助中国培训军队等方式,给予中国全方位的帮助。

小罗斯福政府大力援华的真实目的,固然是为了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希望中国能尽可能多的牵制住日本兵力,从而缓解美国面临的军事压力,但对于陷入绝境当中的中国军民来讲,这些援助的确起到了 “雪中送炭”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大力援助,中国为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恐怕会付出更加漫长的时间、更为惨痛的牺牲。

为了不让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早在1942年前后,小罗斯福便已经开始谋划战后世界格局、组建联合国等重大事宜。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影响力和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小罗斯福主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其在未来的联合国架构中,与美、英、法、苏四国一起,扮演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警察”角色,此即后来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对于小罗斯福的设想,笃信“实力外交”的丘吉尔、斯大林均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中国内乱不已、积贫积弱,如果让中国来参与国际事务,很可能会削弱联合国的威信和执行力。然而,在小罗斯福的一再坚持下,英苏两国首脑最终选择妥协。由此来看,若没有小罗斯福的力挺,中国将无法跻身“世界五强”行列,国际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所以,罗斯福首先是为美国的利益着想,即便有对中国友好,援助中国,也不是出于什么道义和对中国的友善,而是先从美国利益权衡考虑的结果。

拜无比辉煌的政绩、严峻的国际局势所赐,小罗斯福“破天荒”地打破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惯例(当时美国还有: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法律规定,在小罗斯福去世后才成为法律),得以连选连任4届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但非常可惜的是,小罗斯福最后1个任期并没有干满,在宣誓就职3个多月后,1945年4月12日便因突发脑溢血而离世,享年63岁。

虽然小罗斯福没能亲眼见证二战的胜利和联合国的成立,但他领导的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却很快取得最终的胜利。小罗斯福猝然离世后,中国军民无比悲痛,国民政府下令全国降半旗哀悼3天,陪都重庆取消所有的商业、娱乐活动,而自发上街悼念的民众多达数十万人,其他同盟国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虽然已去世多年,但老、小罗斯福在美国依旧享有崇高的地位。2006年底,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曾评选过“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老罗斯福叔侄均榜上有名,其中老罗斯福位列第15名,而小罗斯福位列第4名(前3名分别是林肯、华盛顿和杰斐逊),成绩远胜过其他多位总统。

所以,必须要清楚,罗斯福首先是美国总统,即便他对中国友好,为中国说话,援助中国,但并不是出于友善,而是从美国利益来权衡和考虑的结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