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海啸”将如何冲击美国电力系统

2025年4月10日,知名行业媒体Grid Brief发表了Marc Oestreich撰写的How a potential tariff tsunami could rattle the American grid一文,文章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在7大关键领域冲击美国电力系统,以下为全文翻译。
关税政策正再次转向。虽然特朗普时代的大多数关税被暂停,但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依然保留。对能源行业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当媒体聚焦大豆和半导体时,真正的博弈其实在电力领域——这项巨额关税将对全美各类项目产生广泛影响,美国电网体系亦难幸免。
现实情况是:中国供应着美国约70%的稀土,每年出口价值超19亿美元的锂离子电池,并持续主导全球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部件和高压变压器的生产。对其中任何一项加征104%关税(此文写作之日——视知产研院注),绝非仅是价格波动那么简单,更将彻底打乱公用事业公司、开发商和制造商的项目周期、预算规划及供应链体系。
下文将解析中美贸易支撑美国电网的七大关键领域,以及当这些贸易因关税陷入停滞时将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
锂离子电池
这些是电网规模储能、特斯拉汽车以及你邻居的Powerwall(只有在为时已晚时才会启动)的核心部件。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9亿美元的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27%。中国不仅是市场主导者——实际上就是市场本身,全球超70%的锂资源由中国提纯,其电池生产规模与成本优势令其他国家难以企及。
替代中国供应链并非不可能,但绝非朝夕之功。韩国LG新能源、日本松下乃至美国Kore Power公司都在增产,但产能受限且建设周期漫长。虽然现有政策正在推动本土化建设,但最乐观估计美国在2030年前都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在此期间,关税将导致电池涨价、项目延期,或两者兼有。
二
太阳能电池板与组件
太阳能产业堪称关税拉锯战的典型代表。过去十年间美国竭力摆脱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但收效有限。即便面临关税和反倾销调查,中国仍掌控全球超80%的光伏供应链,尤其在多晶硅片和电池等关键部件领域。2024年美国直接进口的中国光伏组件确实减少——但这只是因为企业改道东南亚进行转口贸易。
那些标着“越南制造”或“马来西亚制造”的组件,多数仍产自中资工厂并使用中国零件。虽然First Solar和韩华Qcells等本土制造商将受益,但要满足全国需求并非易事。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内华达等阳光充沛州的太阳能项目已面临成本上涨,新关税政策恐将进一步拖累发展速度。
三
高压变压器
如果说锂是电池,高压变压器则是骨干。高压变压器——那些巨大的、占地如院子大小的箱子,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压——几乎都是外国制造的。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40亿美元的变压器、变流器和电感器。数十年来,美国公用事业公司一直依赖中国制造来获取本土企业无法匹敌的大容量、高电压设备价格优势。
不幸的是,这不是一个可以一夜之间启动的市场。在美国制造一台变压器需要18到36个月,假设你能找到钢材、铜和劳动力。全美仅有七八家本土生产商,其中弗吉尼亚变压器公司和Prolec GE(通用电气与墨西哥Xignux的合资企业)是少数具备扩产能力的企业。所有试图升级电网的公用事业公司都将面临预算外的支出暴增。
四
风力涡轮机部件
现代风力涡轮机是工程奇迹:300英尺长的叶片、机舱中的稀土永磁体,以及比大多数城市建筑还要高的塔架。而中国制造了其中大部分部件。从稀土永磁体到铸钢件、塔筒分段,中国企业在风电设备生产领域全球领先。伍德麦肯兹估算,仅25%关税就可使陆上风机成本增加7%,若达104%将造成灾难性影响。
尽管维斯塔斯(丹麦)、西门子歌美飒(西班牙/德国)和GE Vernova(美国)等企业生产整机,但其多数部件仍来自中国。重构这些供应链将耗费巨资与时间。短期内,新项目必然减少,尤其在用地受限或政策敏感地区,每一分钱都伴随着争论。
五
稀土金属
“稀土”这个术语具有误导性——它不是关于稀缺性,而是关于精炼。中国提炼了全球85%的稀土,这些材料对电动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乃至军用雷达都至关重要。美国7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且没有现成的替代方案。
虽然MP Materials运营着美国唯一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但其原料仍需运往中国加工。尽管莱纳斯(澳大利亚)和Energy Fuels(美国)正推动本土加工链建设,但形成规模仍需数年。在此期间,高关税将推高各行业成本,电网领域将波及特种电机、电力电子设备及关键变电站设备。
六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
每一个现代电网升级背后都有一个由半导体、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组成的神经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尤其是低端微芯片、电容器和逆变器——仍然通过中国流动,即使最终组装在其他地方进行。
虽然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大力投资半导体制造,但短期内难以解决问题。尽管ABB(瑞士/瑞典)、施耐德电气(法国)和伊顿(爱尔兰/美国)等供应商提供替代选择,但成本结构迥异。配电公司和市政公用事业将首当其冲——他们不仅依赖这些进口产品进行大规模改造,日常维护和小型升级同样受制。
七
电缆线材
绝缘电线电缆是电力输配网络的基石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约37.2亿美元的绝缘电线、电缆和其他绝缘电气导体。这构成了美国在这一类别进口的很大一部分。
替代这些进口面临挑战。虽然墨西哥(占37%)和加拿大(占22%)也是主要供应国,但将供应链完全转移或提升本土产量需要大量时间和投资。Southwire、通用电缆等本土制造商可能因竞争减少获益,但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
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4%的关税可能会导致绝缘电线和电缆成本增加,影响美国电网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维护。这可能会导致整体项目成本上升以及电网现代化工作潜在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