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与马皇后:余生有你,就是最好的时光

十点读书
2021-04-24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帝后的爱情与婚姻往往充斥着利益纠葛与政治考量。

帝后表面上同处一个家庭之中,实际上却离心离德,甚至上演一出出家庭伦理惨剧。

但东汉明帝和马皇后这对帝后组成的家庭,却是个例外。

细细盘点这对帝后的相处细节,我们吃惊地发现:

他们家庭经营之高明,是很多现代家庭也望尘莫及的。

那时的东汉帝国立国不久,帝后二人都重任在肩,日理万机,生活状态并不轻松。

他俩是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重压之下,在纠葛错综的后宫中,经营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的?

初见亦欢

尽管马皇后和汉明帝在后宫中没什么离奇的故事,但二者的结合,却是阴谋与反抗的结果。

马皇后的父亲叫做马援,是响当当的战斗英雄。

花甲之年,马援尚未退休,被疾病葬送在了征战途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豪情。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光武帝的女婿梁松因为和他有私仇,诬陷他了一堆罪名。

死人自然无法为自己辩白,光武帝于是悍然收回马援的爵位,马家家势急速衰落。

马氏和名门窦家原有婚约,但窦家也参与了诬陷一事,且有毁约的意思,所以马氏与窦家解除了婚约。

当时,马家主母由于悲伤过度不能理事。

十来岁的马氏站了出来主持家事,马家的里里外外这才停停当当。

三年以后,马援的侄子为了复兴马氏家族,上书请求马氏姐妹入掖庭做宫女。

光武帝顾念旧情同意了,马氏就被选入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明帝宫中。

马氏在太子宫内并未给我们奉献一部《太子妃升职记》,而是和其他人处得平平淡淡、和和气气。

对于太子的母亲阴丽华皇后,马氏伺候得相当周到。

在太子宫这个家庭中,关于汉明帝的史料很少,我们只知道他还是挺喜欢马氏的。

不过在他登基以后,他和马皇后共同经营家庭的智慧就被大量记录下来了。

深入交流

汉明帝登基以后,由于东汉王朝到他时才是第二代,建国不足40年,所以他的担子很重,其中很棘手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宗室人员对皇位的觊觎。

汉明帝对于谋逆一事极度敏感,宁可枉杀,绝不错过。

他的兄弟刘英曾被人告为谋逆,刘英因而自杀,但汉明帝不肯放过,大肆株连。

案子一批又一批,几年都审不完;

从京城到州郡,从亲贵到差役,被判死刑和流放的人有好几千人,还有好几千人被关在牢里。

刘英曾经抄过一本天下名士录,汉明帝发现上面有吴郡太守尹兴之名,于是下令逮捕了尹兴手下大小官吏500多人。

这件事看起来是汉明帝赚便宜,但实际上他压力很大,因为事态似乎在朝着不可控的局面发展。

而马皇后少年时就熟读儒家典籍和史书,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也了解汉明帝过分严苛的性格,于是和汉明帝深入聊了一次。

马皇后觉得那些无辜受牵连的人很可怜,说着说着竟滴下泪来。

汉明帝听完,思索良久,披衣起床,在寝宫里走了一圈又一圈。

经过反复思量,他认为马皇后言之有理,很快就亲自到洛阳狱审讯,当即释放了1000多人。

帝后二人都崇尚儒学,都有家国情怀,类似上面这样的夫妻对聊,还有很多。

对于他们来说,国事也是家事。

虽说自古有后宫不干政的规定,但汉明帝在犹豫不决时,会主动和马皇后交流看法。

马皇后基本上每次都能条分缕析,说得极为中肯。

而且马皇后侍奉汉明帝时,也常常会和他谈及政事。

有人说过,婚姻中一个很严重却被普遍忽视的问题是“交流太浅”,大量谈话只是围绕类似“吃什么饭”这样的家庭琐事展开。

虽然很有烟火气,但如果每天都是如此,却很少有精神心灵上的沟通,夫妻间的疏离感恐怕就会产生。

至于缺乏深层交流的原因,很多人会归结于忙。

而汉明帝与马皇后,一个身为国家的最高执行官,一个是后宫的主理人,不能算是清闲。

如此情形之下,二人还能抽出时间进行深层次的交流,难怪感情一直非常和睦。

在爱情与婚姻中,精神需求的满足,远比物质丰盈重要。

所谓婚姻,并不单单是搭伙过日子,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契合与价值观的交融。

当然,帝后二人和美的感情也有遭到考验的时候。

重养,不重生

马皇后一直没有孩子,别说在有皇位继承的皇家,就是普通人家,恐怕多少也要发愁。

但汉明帝并没有因此冷落马皇后,而是让她抱养了一位皇子刘炟(注:刘炟后来登基,成为汉章帝)。

对此,汉明帝说:

“人啊,不一定非要生孩子。不生孩子不用太过担心,需要担心的是生了以后爱得不够,养得不好。”

可以想见,汉明帝的这一做法和这一番话,对马皇后来说是多么难得的心灵抚慰,那简直是爱的沐浴、情的灌溉。

在“重养不重生”的理念之下,马皇后对待养子“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也就是说,比一般父母养育亲生孩子还要用心。

尽管史料中未有多少养育细节,但从后来马皇后与汉章帝“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来看,马皇后的付出应当只多不少。

当然,汉明帝也经常亲自教导刘炟。

汉明帝喜欢儒学,要求刘炟一定要熟读儒家经典,有时还会给刘炟讲经。

帝后二人共同的努力,加上刘炟天性宽和,终于培养出了刘炟日后仁和的行政风格,这种风格很大程度上照亮了汉明帝行政风格的阴影。

我们前面说过,汉明帝过于严苛,除了控制宗室时大肆株连,很多事情都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次郎官药崧做事失误被他发现,他抡起棍子就打。

药崧吓得钻到床底下,汉明帝气得大喊:“你给我滚出来!”

药崧在床底下说:

“天子威而不怒,诸侯庄重文雅,没听说哪个皇帝动手打人的。”

汉民帝这才消了气,赦免了他。

而刘炟一边学习父亲倡导的儒学,一边剔除了父亲的严苛,成为了一名仁君。

汉明帝和成为汉章帝的刘炟,共同创造了一段盛世——“明章之治”。

当然,马皇后也为明章之治做出了贡献。

在汉明帝时期,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

汉章帝即位后,也时常向马皇后请教。

这一家人,从来未在“无子”或者“亲生”上纠缠,反而一门心思扑在孩子的成长上,最后的成果也是出人意料地好。

明帝一朝和其他朝代一样,当然都极度重视子嗣,但马皇后没有孩子并没有成为影响帝后感情的障碍。

有人说,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孩子才是。

但汉明帝与马皇后这对夫妻却告诉我们:

只要夫妻二人都能“重养不重生”,孩子就是恩赐。

育儿问题固然是家庭的一大难题,但还有一点也让进入婚姻的人颇感吃力,那就是原生家庭甚或家族的撕扯。

夫妻同心

汉明帝对宗室的打击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如果不斩断宗室伸向皇权的手,对于汉明帝这一支皇族来说,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但马皇后对于马氏一族的抑制,就让很多人看不明白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马皇后的家人特别是马皇后的三个哥哥,渴望着靠马皇后加官进爵、荣华富贵。

但马皇后尽管经常和汉明帝交流家事国事,却绝口不提娘家人的私事。

这让汉明帝对她很是佩服,其实这也是汉明帝赞同立她为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尽管帝后感情很好,但汉明帝就算是为子嗣考虑,后宫中也不会只有马皇后一人。

汉明帝比较宠爱的妃子是阴贵人,是汉明帝母亲阴太后的侄女。

但汉明帝面对立后人选时,却没有为阴贵人说话,而是把此事交给了阴太后。

我们知道阴太后还是皇后时,当时的马氏就深得她的喜爱,所以阴太后当时就拍板:

“马贵人德冠后宫,就是她了。”

汉明帝为什么不为阴贵人说话?就是因为阴氏家族仗着是阴太后和阴贵人的亲戚,而行事恶劣。

史料没有记载阴贵人为家人争取权势,但却记载了大量马皇后极力抑制马家人欲望膨胀的事例。

不难猜测,阴贵人在排斥外戚方面,应是比当时的马贵人差远了。

抑制宗室和排斥外戚,本质上都是在保卫皇族。

马皇后越是极力遏制家族势力,就越是让汉明帝感到安心。

毕竟,外戚王莽篡权导致西汉灭亡,可是刚刚发生不久的惨祸。

这一点上,马皇后与汉明帝同心同德,步调一致。

若是帝后二人均有外心,对自己家族一味扶持,可以想见,朝政将会面临何样的腥风血雨。

即便在汉明帝去世之后,马皇后也仍然在压制马家膨胀的欲望。

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继承了汉明帝的遗志。

汉明帝若泉下有知,当颇感欣慰。

现在家庭当然不像皇家那样动辄牵涉天下,但小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应以向内发展为重。

如果向外的力量撕扯太强,小家庭难免有分崩离析之忧。

只有向内团结一致,同甘共苦,才能让家庭这艘船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何为家人

要说起来,汉明帝和马皇后不仅性格悬殊,家世不同,而且兴趣爱好也不一样。

汉明帝喜欢游玩,喜欢歌舞,但马皇后却喜欢做做针线、读读书,对音乐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有一次,汉明帝带领一众宫人、官属游园,大家都说该把皇后也请来。

汉明帝笑了,说:“我家那位不好游玩,来了反倒不高兴。”

这句话,对于马皇后算是一句知己之音了。

和而不同,汉明帝和马皇后就是这样一对知心爱人。

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对方深度交流,共同抚育孩子,共同对抗大家族的撕扯,一起创造了难得一见的帝后深情。

史书评价汉明帝对马皇后的态度时,用了“宠敬”二字。

这两个字耐人寻味,这是爱恋与尊重的结合,这在封建皇权之下,是极为罕见的,这恰恰也是马皇后对汉明帝的态度。

这显然不是物质上的对等,而是精神上的平衡。

古语云:家和万事兴。

“和”不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不是刻意维持的模范景象,而是家庭成员间心灵上的默契,行动上的整齐。

同其心,一其力;扬帆起航,同舟共济。

这,也许才是婚姻的真谛吧。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