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应网友建议学校取消用电子屏,对教育工具也要“因材施教”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有网友为西安市市长建言,建议学校取消用电子屏上课,回归黑板。该留言称,西安市许多学校使用的教学用电子屏使得学生们用眼疲劳现象普遍,现在中小学近视比例高也有这方面原因,因此建议学校取消电子屏的使用。
针对这一条建言,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做出了详细的回应: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和需求,此外,校方也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落实“五项管理”,保护学生视力。(据4月16日九派新闻)
![42a98226cffc1e173f185d7bfd4f470c718de9c1[1].jpg](https://x0.ifengimg.com/res/2025/B02F8B0CCA5E7F2C1930FF6C35711E832D6F82A7_size30_w1200_h256.jpg)
在学校教学中禁用电子屏,让课堂回归到黑板粉笔的年代,这一建议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也赢得了不少家长的赞同,但的确也忽视了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与趋势。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义务教育需遵循国家课程方案与标准,2022年版课程方案强调课程应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科技进步,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
而且,包括电子屏在内的多媒体设备,现在基本上是城市中小学的课堂标配,很难完全禁得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也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交互功能,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可能性。它们省去了老师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化为动态模型,让历史事件以影像资料重现,使地理知识通过三维地图立体呈现,让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当然,电子屏使用带来的视力伤害,电子设备依赖等问题,也的确不容忽视。完全抛弃电子屏太绝对了,但是科学合理地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的回复中提到,学校已采取多项措施来保护学生视力。包括规定PPT课件仅作为辅助工具,控制其使用页数与时长;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确保不会全天使用电子屏;电子屏的设置距离也在规定范围内等等,这些措施也应该作为强制性的要求,在中小学落地推广,保证实施到位,让有节制、有分寸的电子教具使用模式深刻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其实,保护视力的关键还是在于科学用眼习惯的培养和户外活动的保障,而不是对电子设备因噎废食。好的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对教学工具的选择也同样需要这种智慧。物理课上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时,电子模拟动画可能比黑板粉笔更直观;而诗歌鉴赏课时,教师边板书边讲解的节奏或许更能营造文学氛围。“传统板书与电子课件交替使用”的混合式教学,既发挥了技术优势,又保留了人文温度,值得各所学校、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教育思维的与时俱进。当我们讨论电子设备的使用时,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包括制定分学科的使用指南、研发护眼型显示技术、完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技术创新,以严谨审慎的精神把好使用关,才能找到最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平衡点。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