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发展大势所趋 香港倾力打造绿色金融中心



核心提要:
1. 2020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香港随后公布气候行动蓝图,为内地配对优质的绿色项目,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
2.香港ESG企业大奖依托恒生大学ESG研究中心,邀请有社会影响力的评审委员参加评审,希望引导企业重视ESG对社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 疫情后经济开始复苏,尤其中小企业面临相当的困难。通过ESG企业大奖能够推广回收、减废、减排的概念,让环保成为企业和社会有共识的价值标准。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凤凰网香港號,我是陈笺。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气候变化愈趋严峻的形势下,各国都开始重视推广 ESG 永续发展概念。它包含“环境保护”(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企业管治”(Governance)三方面。这是在2004 年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首次提出,被视为评估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获得客户与投资人信任的基础。
中国政府计划于2030年与2060年前达成碳达峰及碳中和两大目标,香港政府刚刚公布已经推出价值近60亿美元各种货币的绿色债券,也是亚洲区最大规模的环保主题债券。香港如何才能打造成绿色金融中心呢?由灼见名家主办,凤凰网香港號大力支持的第五届财经峰会暨ESG企业大奖颁奖典礼本月即将在香港君悅酒店举行,以表彰在ESG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和企业家。注重ESG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媒体的推动尤为重要呢?今天陈笺请来灼见名家社长,香港资深媒体人文灼非先生一起来聊聊。


ESG须媒体学界共同推动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文先生,您好!去年您首度举办了香港ESG企业大奖颁奖典礼,今年是第二届了。您当初策划推出这个主题的颁奖礼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文灼非:谢谢陈笺的采访。其实灼见名家这几年都在考虑做一个奖,我们曾经想过做一个像大湾区有关的奖,后来觉得难度有点大,所以还是决定在香港范围内就大家比较关心的议题来办一个。
最近几年谈ESG比较多,所以我们觉得不如做ESG相关的奖项,我就找了香港恒生大学新成立的ESG研究中心,负责人是郑子云教授。他是何顺文校长礼聘回来的一位很重量级的、对香港ESG研究很深入的学者,他就很乐意跟我们合作,有学者的研究来支持我们会比较权威。

▎ESG企业大奖的奖项评审标准
所以,我们就在去年推出这个奖,刚好在疫情期间困难比较大,要邀请公司参与、提供材料,都花了很多时间。后来还是顺利地在去年6月办了第一届。有6家公司得到典范大奖,企业的典范大奖都是在ESG领域做得非常好的公司。另外我们颁了给两位业界的翘楚,我们叫翘楚大奖,也是在环保社会责任方面有突出建树的两位人士。今年是第二届,也希望再做得更好一点。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香港进展如何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企业关注绿色经济,和社会责任以及提升管治能力等等,对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目前全球都在关注气候暖化问题,中国政府也计划于2030年与2060年前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两大目标,港府在推动绿色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
文灼非:对,国家提出3060,就是2030年跟2060年两个指标,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香港马上就跟进了。
我们在2021年11月就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提出在2035年碳排放量要减半,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比内地再快一步。因为香港地方还是小一点,难度没内地那么大。政府也很积极,就利用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去为内地市场配对优质的绿色项目,希望能帮助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尽一份力,这充分发挥一国两制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政府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要把握国家双碳战略,加速香港成为绿色科技金融中心。
所以这几年来,政府是花了很大的气力在这方面,包括发行绿色债券,这方面已经相当有成果。尤其在疫情期间。
另外,我们跟大湾区城市也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二十大报告公布以后,又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支持打造香港为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所以在九个城市中,我们就变成一个龙头金融中心,去做绿色金融,我们是最有条件。
香港政府在这方面也是大力推动我们作为一个绿色金融中心,所以去年的施政报告,李家超特首在二十大报告之后,也提出了要把香港打造成一个绿色金融中心。今年2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再次重申要把香港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加强人才的培训,各种措施都陆续推出来。
所以我们这一次第二届ESG颁奖典礼也是刚好在这个时机上,进一步为香港社会多做一些关于绿色方面的推动。


表彰出色ESG企业的社会意义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作为非官方媒体机构的领军者,来推出这样的大奖,确实非常有敏锐度和前瞻性。您认为表彰鼓励出色的ESG企业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文灼非:我觉得媒体在这方面确实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在介绍这方面新的发展、推动教育读者、甚至教育企业老板,要真正了解ESG是什么一回事,其实这个方面也做得不够。
过去一般讲社会责任或者是持续发展概念,但是整个ESG加起来是比较复杂的,里边包括环保、社会责任、公司管治。因为现在港交所需要上市公司提交报告,所以很多公司其实都不太懂怎么做,都需要找一些专家顾问帮他们起草这个报告。
其实,港交所这种要求已经带动了整个上市公司的圈子,很重视公司的环保,社会责任方面的付出。你不能说我没时间做这个事情,我没资源做,你不做那个报告过不了,对你公司的业绩、未来发展融资、请人都有困难。

现在年轻人很重视持续发展、很重视环保,你这个公司如果不达标,你想请人都很难。所以长远来说,你是不能回避的。不能说影响我的收入业绩,我就不想花这个钱,你越早花越合算,越迟花越落后了;你落后,对手就会赶上,你在市场的竞争力会减弱。
所以,我觉得这个信息要清楚地告诉做生意的人,你不能忽略这个问题;而且中央政府已经下了那么大的气力去推,你要想跟内地做生意,更要考虑这方面的披露,你整个公司做环保做得好不好,你不能隐瞒的。
对于一些没有上市的公司其实也不能忽略,因为你很有可能未来会上市,你现在不做,未来要上市也很困难,你这个信息披露做的不够,也会令那些投资者怀疑你公司做得不够好。所以这也是大势所趋,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时机,让媒体多做深入的报道教育大家,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趋势。


不投放资源在ESG将被时代淘汰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在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的今天,世界各国在解决环保和气候暖化问题,共建绿色经济方面,我相信是有共识的。
那么,小到我们香港,刚才您说政府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推动工作。您作为一位媒体领军者,也看到企业注重ESG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都是很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因为如果ESG指标不达到国际评级的话,你就无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了。那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运营压力加重的今天,企业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绿色经济政策并加以落实呢?
文灼非:我都发觉企业是相当困难,特别是今年在疫情后刚恢复,我看到很多企业预算相当紧张,像我们办这个奖要希望多一些企业派人来参加,他们都觉得有困难。所以我们就无所谓了,你能来拿这个奖我就很高兴,你派1个代表来派10个人来,我们都欢迎。
看得出跟过去比,很多大公司都有点吃力了,都觉得能省就省。很多公司你给他颁奖,他都要想一想能不能花钱参加会议。买桌、刊登广告做宣传确实比过去困难,但是我希望过了今年比较困难的日子以后,每个公司都要花一点预算,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和推广。

真的要把自己公司的定位目标跟ESG的关系讲清楚,你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好努力要告诉投资者,你确实比别人做得出色,媒体也相当重视。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大家都愿意花一点小钱去做这件大事。不然的话,人人都跑得很前面,而你就落后了,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企业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刚刚您已经很仔细地说明了香港企业为何要注重ESG,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发展的跑道上,现在还存在哪些困难和痛点,如何才能够去克服解决?
文灼非: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是相当困难的。像今年我们邀请一些中小企业参加这个奖,我们有一个类别叫非凡大奖,你不是上市公司都可以参加,你是NGO、是非牟利的都可以参加。
但是我们有一点入场费需要支付的,因为我们要请专家学者给你做报告。颁奖典礼也需要一些费用,我们有点报名费。但是有一些中小企业都觉得付不起,都不太愿意参加,我觉得有点奇怪了。如果你做得好,你连这一点小成本都不愿意花的话,大家怎么知道你做得如何好呢?

其实这些企业已经是有一个很好的机构推荐的,都觉得他们做得非常好,值得让大家知道。我觉得你不让大家知道,你就永远上不去,永远都是中小企业,就很难再向大企业发展。
所以,我就看得出现在很多公司确实没有太多的精力花在提升ESG上面,特别小公司也没有专人去做。
所以怎么样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占香港大部分经济成分的这些公司,真正了解你现在多花一点资源去做好ESG对你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这些我觉得是他们的痛点。

评选必须对标国际携手专业机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那怎样的企业才能获得ESG大奖,获奖的条件是什么?标准又是如何厘订的呢?

▎灼见名家2022年举办首届ESG大奖颁奖典礼。
文灼非:我们这个奖定的还是比较高的,跟坊间一些类似的奖不太一样,我们是找一个大学做协办机构。香港恒生大学ESG研究中心非常重视数据收集,他们花了不少资源去买全世界几个标准来衡量上市公司是不是做到ESG比较高的要求。
所以他就给了我们一个名单,在香港云云几千家的上市公司,列出过百家做得相当不错的,就让我们去发邀请给这些公司。ESG研究中心就会邀请社会上有影响力的评审委员参加评审。收到申请以后,他会一家一家地去看,有一个团队去研究你的得分,在国际标准上你的得分是多少,全部加起来,再看看你那个公司最近有没有比较敏感的一些负面新闻,再综合最后算出最高分的才能拿奖。
所以我觉得是相当严谨的,不能编辑部说了算。我想赚钱,我说给哪一家就哪一家,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评审,这样出来结果大家都觉得是公认的,这些公司确实是达标,而且相当高水平。
所以我们也希望跟一个大学合作能拟定一个比较好的标准,让业界参考,作为一个指标。能拿这个奖,确实对公司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去年你们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去年获得大奖的有哪些企业?他们的经验是什么?

▎第一届ESG大奖颁奖嘉宾与一众得奖者及得奖企业代表合照。
文灼非:去年我们就有六家公司得到典范大奖,包括太古集团,它是领先做ESG做得相当好的,因为它牵涉到物业管理、商场管理、汽水制造、国泰航空等等,他们都做得相当不错的。
恒生银行也是绿色金融的佼佼者。中电做能源减排也是做得很好。另外港铁,铁路也是用电,所以环保也做得很好。
大家乐作为餐饮企业,怎么处理厨余、员工培训,他们也是做得相当成功。最后伟易达做家庭电子产品也是相当有名,很重视材料,因为是给小孩子玩的玩具,所以你环保不达标,美国是不会买你产品的。所以这六家公司都是有相当高标准。
另外,两个翘楚大奖颁给了杨敏德女士,她的溢达集团是制造服装的,过去就觉得成衣行业是非常污染的一个行业,会用很多水。她现在能发展到用很少的水去制造大量的衣服,她的系统是做得非常出色。她在桂林十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项目,就是把一个废弃工厂变成相当现代化的环保工厂,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一个示范企业,有机会其实可以去参观一下。
新世界的郑志刚先生也是拿到我们这个奖,因为他在环保、设计,人文方面也是做得相当成功的。

▎灼见名家财经峰会2022年首次加入新元素,颁发ESG大奖。

短期效益与ESG长远价值,考验企业智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正如您所说疫后很多企业都面临种种困难,您在今年举办ESG大奖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那您为什么还这样坚持?希望在举办“ESG”颁奖礼多年后,看到一个怎样的绿色香港呢?
文灼非:我们作为一个媒体,确实有社会责任。我自己也比较重视绿色环保,公司也会有分类,废纸放一个箱,塑料分一个箱,先从自我做起,再影响到同事,不要随便就扔到垃圾桶。环保这个意识很重要,然后推广到读者,我们发很多好的绿色的文章、环保的文章、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开这样的专栏,做很多专访。
另外推动这个奖也是要告诉企业,你们如果做得好,我们会给你一个评价,甚至给你做访问,介绍你突出的一些表现。
像去年我做杨敏德女士专访,觉得非常受益。她分享几十年来祖父父亲怎么教她环保意识,怎么减少污染。我觉得这些故事是非常感人的,所以,要透过媒体能多宣传,让其他同业参考人家先进的一些经验,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其实香港这几年推动环保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是,毕竟香港地方还是小,堆填问题很严重,我们如何处理也是面对很大的挑战。所以我就希望透过多宣传,推广这方面的概念,让更多的企业真的要重视环保,回收、减废、减排,形成一个大家都有共识的价值标准。
年轻人其实也走得很领先,他们是我们未来的生力军,我也希望年轻人加入媒体行业,好好推动这方面的意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谢谢文先生。确实非常好的理念,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哪怕从一点一滴,我们每个媒体人其实都有责任去推动。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我们的行列,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生活,都要往ESG这个领域去发展,期待看到一个又一个绿色的企业,一座又一座绿色的城市,和一个我们共同居住的绿色地球村。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