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错了?宝马董事长抨击车内大屏影响驾驶安全,增加事故风险

金融界
2024-02-18

金融界2月18日消息 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大屏、冰箱、沙发几乎成为了标配,不过作为老牌车企的领导者,宝马汽车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对此有不同看法。

没了发动机、变速箱,只能卷大屏?

近日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宝马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数字化不是看谁家屏幕更大,代码更长”,“现在不少车企的产品提供大屏幕,这可能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导致事故”。他还补充道:“汽车技术的发展,应该尽可能地不要让司机分心”。

齐普策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的确有屏幕越来越大的趋势,比如吉利银河E8就搭载了贯穿整个中控台的45英寸无界屏。新势力当中也有反对大屏的呼声,哪吒汽车CEO张勇曾表示“我对车里面搞一堆大屏为了孩子看视频方便,持保留态度”,“我们的车上目前没有后排放显示屏的规划”。蔚来CEO李斌也曾表示“车上其实不需要那么多大屏”。

不过消费者似乎并不这么想,去年新势力中卖的最好的理想汽车全系都标配了大屏+冰箱+沙发,2023年共交付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创下年度销量新高。而2023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型几乎都搭载了大屏,比如特斯拉Model Y搭载了15英寸中控屏幕,比亚迪宋PLUS DM-i搭载12.8英寸/15.6英寸中控屏幕,AION Y搭载了14.6英寸中控屏幕。

新能源车企也有自己的苦衷,当发动机、变速箱被取消或是不再成为重点,就必须要寻找新的卖点,于是大屏、智驾、全景天幕、隐藏式门把手、电子外后视镜等等“创新”不断涌现,如今甚至连换挡杆和转向灯拨杆也被取消,集成到了大屏和方向盘上,对开惯了传统油车的用户来说需要重新适应。

此外,使用大屏替代按键对省成本也有不小的帮助。一个实体按键的生产成本并不高,但其研发过程却非常繁琐,需要不断开模、测试,以达到最佳的手感、耐久度、灵敏度,这些工程都需要车企与供应商深度合作。而大屏省去了这些步骤,车企只需要选购想要的尺寸或者提出要求,就能够得到相应的配套。

大屏真的会影响驾驶安全?

对于大屏是否会影响驾驶安全,坊间争议已久。此前一家海外机构曾测试过大屏与实体按键使用便利性的对比测试,参加测试的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宝马iX、大众ID.3、沃尔沃C40、奔驰GLB、沃尔沃V70(2005年发布)等。

测试项目为110km/h时速下分别手动进行打开座椅加热、空调温度调高2℃、打开除霜、打开收音机并调到指定频率、小计里程清零、仪表亮度调到最暗并关闭中控屏。结果全触屏的宝马iX花费30.4秒才完成上述操作,触屏和按键混合的奔驰GLB花费20.2秒,全部都是实体按键的沃尔沃V70仅用时10秒。特斯拉Model 3和大众ID.3的用时分别为23.5秒和25.7秒。

通过这组测试可以看出,在不使用语音操作的前提下,全按键车型更适合纯手动操作,用时最短。而全触屏和触屏+按键的车型非常考验系统的操作逻辑,某些车型仅仅是调整方向盘位置都需要在中控屏上操作好几步,非常浪费时间。比如参加测试的荣威Marvel R尽管采用了按键+触屏的组合内饰,完成测试项目却花费了足足44.9秒,比全触屏的特斯拉Model 3多出近一倍。

另一项研究则表明了行车时操作触控屏有多危险。正常驾驶状态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普遍在1秒左右,如果轻微饮酒,反应时间会增加到1.4秒左右,但如果操作触控屏,反应时间会增加到1.6秒左右。也就是说,开车时操作触控屏比酒驾还要危险。

此外,根据《应用人机工程学》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副驾屏对行车安全也会产生影响。行驶过程中,副驾屏播放的内容会引起主驾驶潜在的视觉分心和认知分心,导致车速和车道保持变差。

从研究结论来看,不管是中控大屏还是副驾大屏,一定程度上都会对驾驶安全产生影响,甚至还出现过开着智能驾驶辅助睡觉或者看剧的事件,增加了事故概率。不过车企也只是嘴上反对,身体倒是很诚实,比如前面吐槽大屏的齐普策,自家的新款宝马5系搭载了14.9英寸中控屏,后排甚至可以选装31英寸悬浮式巨幕。看来在销量面前,自家老大的脸面也不是那么重要。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