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应该如何正确面对陌生人?家长首先要心中有数


儿童走失事件时有发生,家长经常会叮嘱孩子“不可以随便乱拿别人给的食物、玩具等”、“在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跑来跟你说话,不要理他”等等。可是,小孩却常常问:“如果有叔叔、阿姨向我问路,我要不要跟他说话呢?”家长:“……“。对于陌生人的应对,大人也很迷惑。
宝宝如果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陌生的人,他会感到不自然、不安全,不是不敢开口与人说话,就是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寻求保护。这种害怕也很正常,家长可给宝宝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机会,并帮助他逐渐适应
1.在家里制造陌生环境,改变家中的环境,如移动客厅的沙发,改变橱柜的方向,换个卡通的窗帘等等这些小小的改变都能带给宝宝陌生的感觉;
2.不定期邀请陌生人来家里做客;给宝宝看照片和图画,让他认识照片里的陌生地方和陌生的人;
3.培养宝宝独立能力,多给宝宝做事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表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还能使他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变得勇敢

如何教宝宝既态度温和、有礼貌,同时又不上陌生人的当,保护好自己呢?
1.陌生人来电
一般来说,宝宝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能告诉他家里的信息,如不要说“我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再打过来”,可以说爸爸在洗澡或妈妈在楼下的超市给我买吃的,让他过会儿再打。也可向对方索要电话,说“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让他打给你”,一般“有危险的陌生人”都不会把电话留下来。
2.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不给陌生人开门”是一条铁律,从宝宝拥有独立开门的能力开始,就要让宝宝记住。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宝宝,家长可以告诉他,哪些人来了可以开门,除此以外的人不许开。要让宝宝养成先看猫眼再开门的习惯,有陌生人拿着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告诉宝宝是妈妈或爸爸委托送来的,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开门。
3.陌生人搭话
宝宝独自一人在花园里玩耍时,如有个陌生人来告诉宝宝诸如“你爸爸被汽车撞了,正在医院里急救”之类的话时不要轻易相信。如果他一直纠缠,就要边喊救命边向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把自己的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
4.陌生人临时要接孩子回家
告诉孩子绝对不要上陌生人的车,比如在社区里就算是邻居要载他回去也要婉拒。爸爸妈妈要强调一点,除非爸爸妈妈同意,不要坐人家的车子也是一条铁的纪律。如果的确爸妈有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宝宝的可能性,爸爸妈妈应该与宝宝事先讲好一个安全密码,如果这个来接你的人知道“口令”,才可以跟他走。爸爸妈妈要确保每个安全密码只使用一次。
5.路上遇到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与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带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玩是安全的,但如果有人套问“你的爸爸妈妈都做什么工作,家住哪里,宝宝在上哪间幼儿园,平时是谁接你”,这个陌生人就有“热心过度”之嫌。要教育宝宝不要回答“热心过度”的陌生人的问题,更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

但也不能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保持拒绝的态度,家长要制造适宜的机会,帮助宝宝学习判断,建立对陌生人的正确理解
1.家长要遇到孩子对陌生人有正确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不能接触,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2.当发现宝宝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际的宝宝比较,尤其不能当着外人说“我家宝宝就是胆小”,而要鼓励宝宝克服遇到的困难
3.当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必须告诉他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应怎样与他们说话,并拒绝陌生人进家门或跟着陌生人离开家
4.如果妈妈与宝宝一起出门,鼓励宝宝放开牵着你的手,但视线要始终关注着他。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陌生的环境里
5.教宝宝应对陌生人时也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强调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的思想。只是简单地叮嘱宝宝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会制造宝宝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可能会造成宝宝过度保护自己、拒绝别人、不信任他人、与人疏离
参考书籍:
1.张雅莲主编,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6.
2.赵颐柳,李丹妮编著,时尚妈妈育儿热线,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01.
3.宝宝树育儿网主编,2-3岁宝宝每月育儿方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7.
4.王新良,张亚平主编,儿童健康红宝书 学龄前儿童篇,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