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个瓜真的有点大,但罪魁祸首是IP68?

最近发布的影像旗舰小米 13 Ultra,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入手,拿来拍拍拍呢?
不过,机哥注意到,有些机主好像笑不出来。

他们发现,自己的手机摄像头出现了起雾的现象。
比如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张更明显一点:

不过,这并不是13 Ultra 的专利。
其他宣称自己有IP68防尘防水等级的机型,也出现过这种现象。
比如说这位 OPPO Find X6 Pro 用户:

还有一位 iPhone 14 Pro 用户:

如果用它来拍照,就是这个效果。
自带雾天滤镜了属于是。

以上几款机型都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
难道说,它们的防水功能都是假的?

但是啊,机哥告诉你,“罪魁祸首”可能正是IP68。

在解释这一现象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IP68”。
简单来说,IP后面的数字越大,气密性就越强。
“6”代表的是手机的防尘等级;
“8”代表的是手机的防水等级。

例如,当防尘级别达到6时,能防止细密粉尘进入手机内部。
防水等级达到8时,能使手机耐受持续浸泡。
具体一点,就是可以在超过1米深的水下,停留30分钟。
机哥跟它一起躺在水里,先走的一定是我。

以此类推,理论上来说,IP54级别的手机可以防泼溅;
IP67级别的手机不小心掉到水里,及时捞上来也没事;
IP68级别的手机气密性最强,你可以钓完鱼再捞。
如果跟你一起钓鱼的是乐少,别捞手机了,先戴上头盔。

这些也是手机产品线上最常见的防尘防水等级。

但是,即使是IP68级别的手机,其内部也不是完全没有空气经过的。
先说生产。
生产手机的无尘车间内,为了防止静电,以及让工人感觉舒适,通常都会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那么,在组装手机的时候,这些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也难免会进入手机镜头内。

有些手机厂商为了保证气密性会在出厂前来个抽真空的操作,避免这些问题。
但是…极端情况下,手机还是会起水雾。
这就要说说第二种情况了。
当我们拿到手机后,一些操作也会改变手机内部的空气。
比如,把手机 SIM 卡托抽出后,内部的空气也是有变化的。
你换个 SIM 卡总不会专门跑到干燥环境吧…

这会儿,带有微量水汽的空气就进去手机里了。
但是呢,也不用太过担心。
一般情况下,这些极其微量的水分并不会影响手机的正常运作。
基本上,只有特殊情况,才会让这些水分显现出来。
例如,温度急剧变化,加热机身内部的空气。
然后,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摄像头玻璃时,就会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造成摄像头内部玻璃“起雾”。
注意,是摄像头的玻璃起雾了,水汽也不会进到传感器和镜头组里头。
机哥带大家重温初中物理知识了。

在起因明确的机主反馈里,机哥也找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依据。
比如说,这位 X6 Pro 用户,曾经把热手放在镜头模组上。

以及这位用户的朋友,在录像模式下,把手机伸出车窗外,
录像模式手机发热+车窗外空气流动,造成内部空气与摄像头玻璃的温度差,也会让镜头起雾。

至于他自己的小米 13 为什么没有起雾?
一种可能的推测是,小米 13 摄像头内部封闭空间较小。
因此水汽总量也比较小,即使起雾也很轻微,难以被察觉。
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米 13 Ultra 和 OPPO Find X6 Pro 起雾的位置,都是在 IMX989 主摄上。
因为此处空腔最大,储存的空气最多。
看来传感器太大也是一种烦恼。

如果你的摄像头也有起雾的问题,万能的酷安网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把手机的 SIM 卡槽取下,使得机身内外空气有所流通,然后放进密闭容器内,加入一包干燥剂(别拆)。

平时吃零食剩下的干燥剂派上用场啦。

但是,这种方法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你换个 SIM 卡就还是……
另外,机哥必须要说明一下。
这种因为温度差而凝结起雾,与手机进水造成的摄像头水珠,有本质上的区别。
例如这位,水珠明显比大很多。

这位苹果用户的摄像头,堪比水帘洞。

还有给手机喷了除胶剂的勇士,修机师傅看了都发愁

还有一点,不要轻易测试IP68手机的防水性能,它只是一种应急措施。
这就要从手机实现IP68的原理说起。
手机上最常见的防水措施,就是防水胶条和密封圈。
SIM 卡槽上通常也会带有防尘防水胶圈。
因此,前面机哥会让大家取出卡槽,再进行除湿,就是为了降低它的气密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胶条和密封圈老化,必然会降低其防水措施的可靠性。

要知道,就连某鱼上的卖家,也会用气密性来标榜自己手机的成色。

另外,手机也会通过滤网来实现听筒、扬声器、充电口、耳机接口等部分的防水性能。
它的原理是,滤网孔径小于水分子团,以此阻挡水流进入。
但是,水蒸汽颗粒较小,仍然有概率通过滤网,进入手机内部。
空气湿度较大时,其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例如蒸汽腾腾的浴室里。

机哥就曾经试过,在洗澡的时候用手机播放音乐,结果听着听着,扬声器的声音都变了。。。
所以,尽量不要把手机带进浴室,特别是在你洗澡的时候。

今天机哥想说的就这么多。无论你的手机防尘防水等级如何,都要好好爱护,不要让它轻易进水。
有什么意料之外的问题,及时找官方售后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