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画师笔下的日本上班族,扎心到想哭

动漫艺术家
2020-10-10

浮世绘不是一种束之高阁的高雅艺术,是当时接地气的一种大众艺术形式。

『浮世之绘』如同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浮世小说),表现的不是过往,也不是死后的世界,而是如今的当下,描绘的是此时此刻的人与社会风貌与流行风俗。因此,浮世绘不同于宗教绘画式的空想,也不像水墨画那样拘于一定的理念或观念,它的本质是率真地反映现实,直观地表达人性。

——选自《浮世绘的历史及其魅力》 小林忠

浮世绘主要记录的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景,时至今日,当代的浮世绘画家们并没有忘记这份初心,依旧用它来记录日本的现代生活,让古老的浮世绘这棵“老树发新花”,愈加“时髦”。

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日本浮世绘画家三巴屋 (Ukiyoemon Mitomoya) ,看他笔下的浮世绘,你总会感觉十分“接地气”,并且会心一笑。

芸芸众生相——

「一生悬命」的日本“社畜”

“工薪族” (Salaryman) 是三巴屋最喜欢创作的题材之一,也是他声名鹊起、大受欢迎的系列。

他把当代的日本工薪族比作是古代的日本武士,大家都是为老板和公司卖命打工,以浮世绘的方式记录了日本社畜工作和生活中的“琐屑小事”,描绘出日本职场的芸芸众生相,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风里来雨里去,一把伞为业务员开辟前进的道路

来不及恰饭,工作途中随便解决,工薪族的忙碌日常

错过了这趟地铁,上班要迟到,冲鸭~

上班第一天,什么发型比较好?

没空打真的高尔夫,地铁上过把瘾就好了

三巴屋笔下的工薪族们没什么辨识度可言,像是从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各个都西装革履,长着“连连看”一样的武士脸,梳着一模一样的武士发髻。

这是因为日本职场中集体凌驾于个人之上,一旦进入日本职场,个性就会被“扼杀殆尽”,因此人人面目模糊。不管你是谁,只要你对公司忠诚,为工作牺牲,你就是一流的员工。

你是谁不要紧,能干事就行!

所以这些“批发”的武士造型,颇有对日本职场的嘲讽之意。

不仅如此,日本职场中的阶级观念还很重。大学的名气还会影响到将来职场的地位。在三巴屋的画作中,他常常用象征着不同阶级的武士头盔来展现这些复杂的权力关系。

日本职场里,可能只有东大毕业和非东大毕业的区别

顶着东大的光环,刚入职的菜鸟,地位分分钟超过课长

最有趣的是,三巴屋还把日本的扭蛋文化和上班族结合起来,这想法实在妙!通过扭蛋内外,上班族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生动展现了上班族的真实状态。夸张的人物表情和肢体动作,让作品变得喜感十足。

日本职场就像是扭蛋壳一样,让工薪族们上班时束手束脚,无法大展身脚。一旦到了下班,离开了公司,打工仔们才能恢复自我,从扭蛋中解放出来,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精神满满,甚至忘情地放飞自我~

下班了!今天也“很有精神”!

听到下班的呼唤,脚步都不觉轻快起来了~

脱下工作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这些栩栩如生的场景都来自于他过去的亲身经历,所以才能这么让人印象深刻。

画师三巴屋——

10年“打工仔”变“打工仔画师

三巴屋是个“半路出家”的浮世绘画师,在那之前,他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打工仔。他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日本职场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

画师三巴屋

*三巴屋指的是日本人常用的那种透明“即弃”雨伞,因此他以透明雨伞比喻遭公司“用完即弃”的员工

三巴屋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而且特别喜欢江户时代,也就是浮世绘出现的年代,当时浮世绘就是记录生活的工具。所以之后三巴屋走上了浮世绘画师的道路也不足为奇:

“我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也是一个日本人,所以想以浮世绘这种传统的方式,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

但这样的道路并非是他一开始就想好的。

三巴屋高中退学后,在建筑工地做的是劳力活。他说:“因为没有在大学毕业,只能够以劳力去工作赚钱”。后来有朋友推荐他去日本的有线电视台担任文职工作,他才开始了白领人生,这一做就是10年。

做白领的日子并没有让三巴屋感觉到人生上了一个台阶,焕发新生。反而他开始在日本职场中感到失去自我,充满了孤独。他解释道:“日本人很怕工作有失误,害怕麻烦到别人,基本上不会请假,早走也会遭到其他同事非议。”因此他身边开始有同事因为过度压抑而变成“电车痴汉”,也有因为忍受不了职场高压而自杀的。

直到在前辈的提点下,他才醒悟:“人生不一定要这样”。于是他才决定辞职成为一名全职艺术家。他坦言自己从来没想过可以靠艺术为生,只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他创作了“工薪族”系列画作,意想不到的大获成功,反而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

画师三巴屋

尽管他一再强调自己希望呈现的,只是他眼中上班族的世界。他本人并无意去批评日本的职场文化,也不是要去埋汰上班族的努力。他觉得日本工薪族对工作的坚持和忠诚,尤其能与日本民族“一生悬命”拼命努力的精神相呼应。

除了“工薪族”系列,其实三巴屋也创作政治嘲讽浮世绘,即便是不爱看新闻的人也能从他的这些浮世绘中,体会到辛辣的讽刺。本花就不再过多解读了,懂得都懂

,上图: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