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重用老将施琅 收复东南海岛台湾
康熙二十年,康熙帝用八年时间肃清三藩割据的内患。日夜悬于他心头的三件大事——三藩、河务、漕运,终于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借着捷战余威,康熙帝又将如炬的目光,锁定在大陆之外的东南海岛——台湾。
废除三藩,清王朝的地方建制,得到统一规划,对澄清吏治、恢复经济与安定民心都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大清王朝并未实现真正的大一统,统治台湾的“明郑”,成了最大的威胁。
明朝灭亡后,江南地区建立的南明小朝廷,成为抗清的主要力量。隆武帝时期,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将军郑成功,因为被南明皇帝赐朱姓,封为延平郡王,故世称“国姓爷”或“郑延平”。
顺治二年(1645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降清,他就率领父亲旧部在东南沿海继续抗清事业。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为仗打得不顺利,郑成功决定退守台湾。第二年,郑成功驱逐荷兰驻军,统御台湾,成为一代英雄。
随后,郑氏一直以恢复明朝为使命,成为孤悬海外的一支反清力量。但随着永历帝和郑成功的去世,郑成功之子郑经即位后,“明郑”集团实际上成为割据一方的隐患,与清廷对峙二十多年。
先礼后兵
后来三藩之乱平定,国家只剩下郑氏盘踞台湾,为害福建一带。想要除掉郑氏,非你施琅出马不可。——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初期,清廷对郑氏的态度以招抚为主,前前后后共进行七次谈判。无论康熙帝亲政前后,清廷都对郑经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礼让。不过郑经从要求不登岸、不剃发易服,再到割地请饷,越发得寸进尺。因而,近二十年来的谈判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趁着郑成功去世和郑经叔侄内讧之际,清廷派使臣与郑经首次谈判。郑经为避免内外交困,假意与使者周旋,交出南明皇帝赏赐的敕书和玺印,以及军民土地清册,换取朝廷信任。仅仅一年后,内乱平息,郑经便反悔,要求仿照朝鲜、琉球称臣奉贡的先例,“不登岸、不剃发易衣冠”,拒绝归顺。
康熙二年十月,清廷与荷兰联军,攻克郑氏在厦门、金门的据点,继续派使臣第二次招抚。郑经仍然坚持藩属国的待遇,声称“若欲削发登岸,虽死不允”。于是,清廷又击破郑氏在沿海最后的据点厦门,郑经逃回台湾。
第三次议和发生在康熙六年(1667年)。在此之前,清军本欲乘胜追击,不料在海上遭遇台风,被迫班师。这是清廷第一次进军台湾,当时的将军是施琅。由于三藩未除,清廷无力用兵海上,继续派出使者谈判。由于郑经坚持“朝鲜例”,和谈再次失败。
康熙七年,施琅密陈康熙帝,力主尽快征讨郑经。他的方略是:“郑军兵力单薄,主将昏庸无能,如果先取澎湖扼其喉,郑军立刻告急;如果他们依靠海上优势固守,就分出南北两路奇兵袭击港口。”施琅对此战信心十足,认为“台湾计日可平”。但朝中主张议和的官员,将施琅的建议束之高阁,施琅本人也被调任内大臣,留居京城。
第四次招抚,由康熙帝掌握大权后亲自主持。康熙帝做出最大的让步,允许郑经镇守台湾。但是郑经本就是国人,不应按照藩属国的体例归顺。由于郑经固执己见,谈判又陷入僵局。
三藩作乱之际,郑经也趁机起反。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进行第五次招抚。郑经则变本加厉,又提出割地的无理要求,又是不了了之。
康熙十七年,康熙帝谕知使臣:“郑经虽然没有诚意投降,但是他下属的官兵民众,有愿意归顺的,仍然应当灵活应变,随时招抚。”第六次的招抚,由福建总督姚启圣主持。郑经依然执前词,拒不受抚。不过,姚启圣奉帝命,广纳投诚的将士,予以高官厚禄的优渥待遇,得到许多郑军的拥戴。
康熙十八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康熙帝给郑经最后一次机会。第七次和谈中,郑经还是要求按照琉球、朝鲜之例称臣。康熙帝同样果断否决:“台湾的郑军都是闽人,不能和琉球、朝鲜等国家相提并论。”见郑经没有投降的诚意,康熙帝先礼后兵,决定兵加台湾。这时,被朝廷闲置十三年的施琅,得到康熙帝的大力擢拔,成为征讨郑氏、平定台湾的主将。
老当益壮
将军施琅,熟悉海岛地形及人事,凡事都一定要和他商议。——康熙帝
施琅其人,曾是郑芝龙的大将,先跟随郑芝龙一起降清,又投奔郑成功抗清。当时他年纪轻轻,通晓兵法,但是性格上有些孤傲耿介,因此得罪了郑成功,一家人包括父亲、弟弟、儿子、侄子等都被杀了。施琅和台湾的郑氏集团,就结下了血海深仇。于是他再次降清,成为福建的水师提督。
此后,施琅针对台湾问题,就是一位主战派。因为施琅擅长水战,熟悉郑军内情,又矢志复台报仇,成为征讨郑氏的最佳人选。在第三次招抚郑经失败后,施琅先后呈上《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力陈台湾对福建沿海一带的重要影响,请求继续攻打郑氏。
虽然施琅奉召入京,向皇帝备陈方略,但是他作为海上投诚的将领,不被朝廷信任,因而被罢黜兵权。此外,水师提督一职也被裁撤,战船也尽数烧毁,以示朝廷无南顾之意。闲置期间,施琅在政事之余遍览前朝史书,考察古今成败的教训,学习先贤名臣的言行事迹,修养自身才德。同时他知晓台湾不平,边患则一日不除,因而穷且益坚,无论行止坐卧,无一日忘记复仇之志。
等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接到了姚启圣等人的密报,明郑集团内部出现重大变故。郑经在本年正月病故,大将冯锡范等人发动事变,绞死郑之长子,拥立十二岁的次子郑克塽即位。
郡王年幼,内部必然生乱,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加上三藩废除,国内大定,康熙帝决定把握时机,挥师台湾。他调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等人,相机行事,准备攻取澎湖和台湾;并嘱咐他们“剿抚并用,底定海疆”。
紧接着,姚启圣和内阁学士李光地,极力推荐施琅再次出山。彼时朝廷中,仍有不少人反对进攻海岛台湾、反对重用施琅,康熙帝力排众议,再次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加封太子少保,以示荣宠。施琅年逾花甲,然而复仇报国之志,坚如磐石,白首不移,面对朝臣的质疑,慷慨陈述清军攻打郑氏的优势以及自己必胜的信心。康熙帝也深为感动,对施琅备加信任。
在前线,姚启圣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水师,并将郑军逐出了福建、广东地区。颇具前瞻性的施琅,赴任前请求康熙帝特批一名侍卫随征,在前线和京城之间起到及时传信的作用。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抵达福建厦门。
作战前,施琅和姚启圣都握有调兵遣将的大权,为避免官员之间互相掣肘,施琅又大胆请求康熙帝授予专征大权,当时未得批准。接下来,施、姚二人果然就作战计划出现分歧,一个主张借南风之势攻打澎湖岛,一个主张依靠北风同时进攻海岛台湾、澎湖,大军也就迟迟不能进发。二十一年三月和七月,施琅连上两疏,恳切地请求独自指挥作战。康熙帝慎重考虑之后,给予施琅最大的信任,将出征郑氏之事,全权托付于他。
澎湖大战
臣今年六十二岁,气血未衰,尚能够报效国家。现在如果不让臣趁机剿灭郑氏,再过上几年,臣就年老无所用了,所以深恐时不我待,这次出征誓要平定敌军。——施琅
明郑这边,在康熙二十年九月派重兵驻守澎湖,严阵以待,坐镇的主将是刘国轩。郑军在澎湖很有地利优势,在最易船只登岸的娘妈宫驻扎,并设置重重防御措施。施琅在海峡彼岸,也抓紧造船练兵,打造船坚炮利的平叛水师。
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两万多名清军、两百余艘战船,从铜山出发,会师于八罩岛,虎视郑军。十六日黎明,海风吹送着大小战舰,锣鼓声震天动地,施琅带领着浩浩荡荡的清朝水师,向澎湖岛发起猛攻。
为了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士气,施琅在大小战船的帆上,写下将领姓名,考察每艘船的作战情况,作为赏罚依据。一开始仗打得很惨烈。施琅的先锋部队,只有将领蓝理为首的七艘战船,突入郑军。这时海上涨潮,先锋部队被急流冲得四散,郑军则分两翼进行反击。
施琅见形势不利,亲自冲入重围救援蓝理。激战中,蓝理遭炮火重创,腹破肠流,简单包裹伤口后,继续高喊着杀贼,毫不退缩。施琅的右眼也被箭矢射伤。幸得援军及时赶来,两人才得以脱险。当晚,施琅仍在八罩岛驻扎修整。
十八日,施琅用甲衣包裹着头部,召集诸将,按律进行赏罚。他大赏重伤的蓝理和援军,拟把战中退缩的将领处斩,因其匍匐请命,允许他们戴罪立功。施琅还重新部署作战计划。清军士气复振,很快攻取虎井屿。
十九日,因海岛上缺少淡水,施琅独自驾船巡视,寻找水源。经过一番勘查之后,他命将士开凿井水,竟然挖出了甘甜的泉水。二十二日,施琅进行誓师,准备最后决战。他把大军分为八队出击,每队七船,自统一队,亲自调度,留下八十多条战船作为后援。
出征前,海上忽然刮起了凛冽的西北风,打破了最初施琅藉南风攻澎湖的计划。出师不利,将士们都战战兢兢,吓得两腿发抖。施琅则向上天忠诚地祷告:“希望上天神明和皇帝保佑,帮助我军顺利克敌!”话音刚落,风向反转,大军亲见神迹,备受鼓舞。
在具体作战方式上,施琅根据两军实力,采取以众击寡的“五点梅花阵”,即五艘战船结成一队,专攻敌军一艘战船。有了天时和阵法襄助,清军在海上大显神威。将士们更加奋勇杀敌,自清晨到午后鏖战不休,海水竟被血染红。最终,郑军全面崩溃,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乘小船败走台湾,于是澎湖大定。
大战过后,施琅放下个人恩怨,并没有继续追击、将郑氏赶尽杀绝,而是依照康熙帝的谕旨,着重安抚民心。几次谈判之后,郑克塽于七月十五投降,八月十八日剃发易服,明郑时代正式终结。
施琅打了胜仗后,还亲自到郑成功的宗庙祭拜,声泪俱下地阐述自己出征台湾,是出于“忠朝廷而报父兄”的职责。而他对于郑氏,虽然成为仇敌,但不忘臣主之恩义,不枉杀郑氏一人。当地百姓听闻,都感慨地说:“同样是报父仇,施琅的做法比伍子胥要贤明多了。”
伍子胥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将领,楚国国君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弟,伍子胥历尽千辛万苦灭了楚国复仇,最后掘开楚王墓,鞭尸三百才肯罢休。所以施琅对郑氏表现出的态度和胸怀,是很令人动容的。
弃留之争
臣认为,放弃台湾将酿成大祸,守住台湾才能让边陲永固。——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二十二日,到天妃宫进香的人们,看到了神异的景象:天妃的衣袍湿透了,左右两位护法神将的手也起泡了。这件事越传越广,引来观者如潮。而在海上,正是施琅率清军在澎湖大决战的时刻。将士们作战时也亲眼看到,天妃仿佛就在天上看护着他们,于是个个精神振奋,英勇杀敌。
等到施琅大捷的讯息传出,大家才恍然大悟:这是天妃娘娘带领众仙,在海上施展神通,庇佑清军打胜仗呢!天妃娘娘就是妈祖,是中华东南沿海一带信奉的神明,被视为海上的保护神。
妈祖的庇佑不止于此,施琅军队驻扎的八罩岛和虎井屿,原本淡水资源匮乏,但是施琅每每在潮退时掘井,不过一尺多就有甘甜的淡水涌出,保障了军队的补给。而当施琅大军进驻台湾后,那里的水源就瞬间消失了。
在攻克澎湖之前,有官员梦到妈祖显圣,告诉他:“你们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就可以平定台湾。”原来,康熙帝重用施琅,平定台湾,不仅是英明的决策,也是受到神明庇佑的正义之战。
当平定台湾的捷报传到京城后,康熙帝大喜,论功行赏时授施琅为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代罔替;其部下在一般赏赐的基础上,将领加封一级,兵丁再赏一次,表示对海战大捷的特殊奖赏。
接下来便是对台湾的政策问题。朝臣对台湾的态度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生盗贼,应将当地百姓迁出,放弃对它的统治。施琅则表示要坚守台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年底呈上《恭陈台湾弃留疏》,力陈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放弃后可能产生的恶果。
施琅认为,台湾港道迂回,地势险要,又具有“舟帆四达”的特殊优势,是闽粤江浙四省的门户和屏障。而且当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物产丰盛,非常富饶繁荣。从世界格局来看,台湾弃守必为野心勃勃的荷兰人所占领,不利于清朝海疆的安定。
康熙帝深以为然,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在台湾建制的事宜。在郑氏经营的基础上,康熙帝在台湾设置了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凤山县、诸罗县及台湾县,澎湖岛设置巡检司。至此,台湾被纳入清朝版图,再次彰显了康熙帝的知人善用与高瞻远瞩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