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坦克战:日本坦克发展简史

燃烧的岛群
2023-01-03

1917年,日本陆军军用自动车调查委员会的一名委员水谷吉藏被派往英国购买1辆马克IV型坦克,这辆坦克在1918年10月24日到达横滨港,此时一战尚未正式结束。

图1. 现代战争重演中使用的Mk. IV型坦克(雄性)

1918年8月,日军购入17辆法国制造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1919年,日本从英国购买了6辆Mk.A“惠比特犬”中型坦克,并在步兵及骑兵学校对其做了大量试验。

图2.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5年,日本陆军组建了第一战车队和步兵学校战车教导队,装备坦克为进口的法制雷诺NC型坦克和英制MKA型坦克。照片中日军正在进行实战演习,所使用的坦克为英制MKA型坦克

图3. 日本陆军使用英国造Mk. A“惠比特犬”中型坦克进行训练

日本陆军的骑兵军官认为这款坦克太笨重,但步兵军官对这款重达14吨却能开到每小时13千米的坦克很满意,尤其是对其原地转向的功能印象深刻,并计划在未来十年中继续购买或自制一定数量的坦克,以装备日本陆军自己的战车部队。

日军的研究结果其实跟大部分国家类似,是将坦克的主要作用定义为步兵的支援兵器,因此日本坦克部队的骨干部队是联队,相当于西方强国的独立坦克团,这一理念直到1942年与美军展开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时才被打破。

图4、5. 日本陆军使用英国造Mk. A“惠比特犬”中型坦克进行训练

这六辆“惠比特犬”中型坦克除了在陆军步兵学校当作训练教具外,其中2辆还被运到朝鲜北部,加入干涉俄国内战的多国部队,这是日军第一次将坦克用于军事行动。1922年,日军开始装备法国制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不久,这些“惠比特犬”坦克被当作废铁处理。

图6. 这是拍摄于富士山脚下福冈县春日市街上的一辆“惠比特犬”坦克,它的后方还有一辆雷诺FT-17坦克。

借助这些海外购入的西方坦克,日本陆军于1920年便开始探讨自研坦克的各项事宜。不过因为大正末期日本经济衰退,投资高、周期长的自研道路被搁置了下来。

1925年2月,陆军科学研究所所长绪方胜一前往欧洲,与克里斯蒂及维克斯公司商讨购置坦克的事宜,但购买新式坦克的请求均被拒绝,英方表示只有存货充裕的FT-17可以卖。技术本部对再次购买FT-17这种过时的坦克表达了强烈反对,认为不如继续自研坦克。

于是,在1925年3月提交的设想中,要求设计一款重达16吨,公路时速达到20公里/小时,装备57毫米火炮或重机枪,主要部分装甲16毫米,侧面8-10毫米的坦克。1926年出台了更为详细的设想:主炮为一门57毫米火炮及两挺重机枪,全重12吨,全长6米,装甲要能在500米距离上抵抗37毫米平射步兵炮的射击,引擎采用V型8缸发动机,出力120马力,最大时速25公里。此外,设计会是多炮塔设计,副炮塔上装入机枪,要求能像战列舰一样在侧身对敌时所有炮塔能向同一侧开火。要求在1927年3月前完成试制。

图7. 日本陆军试制一号战车,注意其脚底密密麻麻的小负重轮

陆军技术本部和参与研制的其他企业紧赶慢赶,最终原型车在1927年2月完成,坦克的制造在大阪造兵厂进行,神户制钢所提供钢板,车体组装则动员了阪神地区的汽车工厂,成品被称为试制一号战车。

试制一号战车在一个全向炮塔内装入一门57毫米火炮,称“九〇式五厘七战车炮”。该炮于1926年开始设计,最终在八九式中战上得到正式采用。原型车采用软钢制成,因为焊接工艺在当时并不靠谱,装甲均由铆接接合。车体采用板簧悬挂,小型负重轮不计前后制动轮共有64枚,是世界上负重轮最多的坦克。不过采用这种悬挂系统的坦克跑的都不快,试制一号战车的公路时速仅为20公里/小时,使用相似悬挂系统的丘吉尔坦克时速也仅为24公里/小时。

图8. 正在展览的试制一号战车,可见其外观对后续八九式轻战车的影响

除主炮塔外,试制一号战车还有一个位于车体前部的小机枪塔,内装一挺机枪。在富士演习场进行各项试验时,日军认为试制一号战车表现良好,不过由于部分指标并未达标,日本陆军并没有对其量产采购。

试制一号战车诞生之后,陆军按照吨位构想了轻重两种坦克——10吨左右的轻战沉和20吨左右的重战车——这也是欧洲军事强国类似的思路,在坦克战中,数量众多的轻战车将配合数量较少的重战车共同作战。基于此思想,最终研制成功的轻型坦克是八九轻战(后改称八九中战),重型坦克的研制成果是九一重战。

1929年,得知雷诺公司制造出了FT-17的改型NC系列后,日军又下了10辆的订单。雷诺NC最大的特点是公路极速可达18km/h,是当时法国研发的最快的坦克。这些外贸的NC-1被雷诺称为NC-27,但日军为了与之前购买的雷诺FT-17有所区分,特意将这批快速型称为“雷诺乙型”,之前那批则称为“雷诺甲型”。

图9、10. 一战后期诞生的法国造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建立了坦克双履带单炮塔的基本形态,并被后续各国广泛抄袭仿制,注意上方的两款坦克分别装备机枪和火炮

图11.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参战士兵在雷诺乙型坦克前留念

1928年3月28日,日本国产的八九式轻战车正式立项,由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负责研发,同年4月完成设计指标,同年8月完成设计图,1929年4月,第一辆原型车在陆军造兵厂大阪工厂制造完毕。八九轻战参考了试制一号战车以及1927年购入的一辆英制马克C型中型坦克的设计,从车体上就能看出这两台车的影子。

1929年10月,八九轻战原型车在东京和青森之间进行了660公里的长距离的行进实验,结果良好,同年同月确定了“八九式轻战车”的名称。八九轻战原型车总重9.8吨,但在后续的改进中,最终作战重量达到了11.8吨,超过了10吨的轻战车标准。为了与总重不到7吨的九五式轻战车划开界限,1935年9月13日,八九轻战改称为八九式中战车。

图12. 八九中战甲前期型,特点是两段式的前部装甲及炮塔上的小观察塔

八九式中战采用了与试制一号战车同款的主炮,可发射九〇式榴弹和九二式穿甲弹。九〇式榴弹内装250克炸药,九二式穿甲弹内部也可装载103克的炸药,不过该型穿甲弹弹体较薄,结构强度不足,因此穿深也很差。在45米距离上,九二式穿甲弹只能打穿30.4毫米的钢板,到350米的距离上就只有25.7毫米的穿深了。

此外,该火炮的弹速也不理想,炮口初速仅355.3米/秒。不过这也算是短管炮的通病了(该型火炮炮管仅18.4倍径)。火炮孱弱的穿深属性是由火炮的定位决定的,当时日军开发这门57毫米口径的短管火炮就是为了获取比47毫米火炮更为优秀的榴弹毁伤效果。毕竟在东亚战场上,日本人暂时没有太多的装甲对手,需要对付的是密集的步兵群。类似的思维在奉系军阀张作霖采购雷诺FT17坦克时也有体现——奉系买的坦克全部是装备机枪的型号。

图13. 奉系是最早买入欧洲先进武器的军阀,如雷诺坦克、法国造战斗机和轰炸机,注意奉军的坦克只装备机枪,因为炮用不上

图14. 八九中战甲中期型,其将首上装甲合并为一片,但还是沿用的旧式炮塔,观察口与机枪口也延续了前期型的设计

图15. 诺门坎事件中的八九中战甲后期型,注意它的新式炮塔及首上

八九中战采用日本制钢所于1924年开发的ニセコ钢板,这是一种经表面渗碳处理的镍铬钢。钢板之间用铆接接合。前部装甲17毫米,上层侧面及车体后部15毫米,下层侧面车体12毫米,炮塔装甲17毫米,可以抵挡37毫米口径的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于150米外发射的弹丸。经过表面硬化的钢板在抵挡小口径枪弹的时候可谓是坚不可摧,在中国大陆这个缺乏反坦克炮的战场可谓是如鱼得水。

图16. 侵华战争中,西住小次郎所的八九式中战就被中国军队的机枪打得密密麻麻,但未能穿透,注意此照中的主炮和机枪都已经被拆除

图17. 八九中战甲前期型,它的两个大大的灯也是识别标志之一

八九中战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修改,现在一般通过瓦斯电和三菱这两种发动机为主要区分点,采用瓦斯电发动机的统称八九中战甲型,采用三菱发动机的统称八九中战乙型。八九中战甲型还分为前中后三种,中期型开始八九中战的车体前部装甲就变为倾斜的一整片而非角度不同的两片装甲板,在后续的改进中又加装了尾橇以增强跨壕能力。而从后期型开始,八九中战采用新型的炮塔。这种炮塔的特点为蘑菇状的观察塔。后期型将机枪手和驾驶员的位置对调,因此观察缝与机枪口的位置也进行了对调,这也是识别后期型的一大特点。

图18. 八九中战甲后期型,首上装甲的改变很明显

而八九中战乙型,在外观上与八九中战甲后期型基本没有差别,主要的改进就是更换了三菱的柴油发动机,因此车体后部的散热装置等处有一些变动,但除非是俯视图,否则基本看不出区别来。

图19. 现存于美国阿伯丁坦克博物馆的八九中战甲后期型

图20. 一辆现存的八九中战乙型,其车体侧面的构造暴露了它的真实身份

图21. 战争雷霆中的八九式中战车建模,能看得出是哪个型号?

在八九式中战之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又研制生产了九五式轻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这两款成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战车部队的主要战力。篇幅所限,这两款日本陆军的主力战车和后续开发的车型在以后的篇章再行介绍。

与八九式轻战车同步规划的重战车也于1928年设计立项,1931年定型,1932年3月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随后命名为“九一式重战车”(取皇纪2591年之意)。

图22. 九一式重战车原型车,注意车体前部和后部的两座小型机枪塔——日本版的多炮塔

九一式重战车同样延续了试制一号坦克的设计思路,在车体前部设置了一个小型机枪塔,车体尾部也设置了一个。与试制一号坦克不同的是,该车的主炮塔左后方又增设了一挺机枪。三个位置搭载的均为同型号的6.5mm机枪。

九一重战的整车装甲板由铆接接成,前部装甲仅20毫米。全车重量和试制一号坦克一样,约18吨。发动机采用一颗BMW IV水冷直列6缸汽油引擎,可提供224马力的动力,公路最大时速25公里。

图23. 进行跨越障碍测试中的九一式重战车

九一重战的主炮起初依旧采用的是试制一号坦克上未定型的57毫米短管炮,后改成70毫米口径18.2倍径的未知型号的火炮,推测是后来装在九五重战上的九四式七厘战车炮的原型炮。

然而,由于悬挂设计复杂等问题,九一重战并未获得量产,而是在1932年12月,就再次立项了基于九一重战车的新坦克计划。1934年9月,新式重战车的首辆原型车制造完成并进行测试,1935年进入陆军序列,命名为“九五式重战车”。

九五重战的整车车组乘员共5人,坦克长6.47米,宽2.69米,高2.89米。九五重战整车也是三个炮塔,但是车体前部小炮塔提升为安装一门九四式37毫米战车炮,车体中部主炮塔内装有一门九四式70毫米战车炮,车体尾部的机枪塔和炮塔左后方的机枪口则各装入一门6.5mm机枪,整车标配两门炮和两挺机枪。

图24. 九五式重战车,可见其行动系统中负重轮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炮塔也显得更加接近后续的车型

九四式37毫米战车炮和九四式70毫米战车炮都是1932年3月特意为重战车而研发的坦克炮。九四式70毫米炮身管倍径仅为18.4,备弹100发,炮口初速300米/秒,在1000米距离上存速252米/秒,可击穿25毫米厚的装甲板;在3000米距离上存速200米/秒,可击穿20毫米厚的装甲板。

九四式37毫米炮有着36.7的身管倍径,弹药基数250发,炮口初速574.4米/秒,穿深也不理想。这两款炮穿深低的原因仍然是在设计时考虑到内部填充炸药而降低了炮弹强度,也就是说日本人在设计时甚少考虑到与重装甲对手的作战。

相比九一重战,九五重战采用了新式悬挂,行动装置每侧有9枚小直径负重轮,4枚托带轮,除第1枚负重轮外,第2-9负重轮分为2组,每2枚负重轮分为一个小组,构成平衡悬挂装置;两小组4枚负重轮共同组成双重平衡悬挂结构。采用小直径负重轮和平衡悬挂装置的好处是履带板各处的压力比较平均,而缺点在于其负重轮的动行程过小,无法高速行驶。

图25. 一辆被拆掉前炮塔上的37毫米战车炮的九五重战

九五重战炮塔前装甲为30毫米,侧后装甲为25毫米,顶部装甲12毫米;车体装甲前部35毫米,侧部装甲30毫米,尾部装甲25毫米,均为铆接接合。与九五重坦基本同时期的多炮塔坦克,如苏联T-35、T-28的装甲最大厚度也只有30毫米,只有法国Char 2C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45毫米,当然这个厚度也不足以应付当时已经问世的高初速反坦克炮。原因也不难理解,开发高初速且专注于穿甲的反坦克炮,比开发综合性能要求平衡的重型战车要更快更容易。

九五重战的动力部分采用了一颗BMW IV型6缸水冷发动机改型,可提供290马力的动力,为总重26吨的坦克提供22公里/小时的公路极速,与同时代的重战车相比,这个速度也不算非常难看。但在1935年的试验中,陆军认为缓慢的九五重战只能做支援用,达不到原先设计的轻战车协同重战车共同作战的目标,最终只下了4辆的订单,而且这些重战车也没有参加实战的经历。

图26. 坦克世界里的九五重战车

由于九五重战也未能获得订单,接下来在1935年-1940年间,日本陆军没有继续进行重型坦克的设计。直到1940年后才开始重型坦克的设计,因此日本的所谓重战车开发路线实际上对战争没有什么影响。

图27. 日军购入并使用的英国制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这玩意在1930年代的欧洲也流行

日本人还有一条超轻型战车的开发路线,其最早的来源于1930年日本陆军购入的数辆英制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研究后认为这类超轻型装甲车辆不适合作战,但可以用作牵引车。

1931年2月开始,日本陆军的骑兵部队就委托石川岛自动车制作所着手仿制,1932年3月完成试制车。这个石川岛制作所就是现在的汽车品牌五十铃(ISUZU)的前身。原型车在骑兵学校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修改,最终验收后骑兵部队将其命名为“九二式重装甲车”。九二重装采用当时属先进技术的焊接装甲,装甲最大厚度6毫米,重量3.2吨。

图28. 九二重装前期型,显著特征是两个一组的小直径负重轮。九二重装采用驾驶员、炮手和车长三人乘组,从1933-39年间共制造167辆,其中包括几辆被称为“爱国号”的是用日本民众捐助的资金制造的。九二重装造价低廉,比八九中战要便宜2/3

图29. 其中一辆“爱国号”,属九二重装中期型,车身右侧涂有“爱国四(静冈)”,推测可能是静冈地区的捐助

图30. 侧面涂有“爱国12(片仓)”字样的九二重装,6对负重轮的中期型

九二重装因为悬挂系统的毛病,在制造中曾经替换过几次悬挂。前期型有4对小型胶轮做路轮,中期型替换成了6对小型胶轮的悬挂,后期型换装了更大的胶轮轮胎但数量又减少为4对,同时托带轮从3对减少到了1对。

图31. 1941年部署于南京的第15师团下属的九二重装后期型

图32. 九二重装的模型作品,4对大型负重轮的后期型,小炮塔装载的6.5毫米机枪,车体上装甲13毫米重型机关枪

但是,在实战中发现九二重装的装甲无法完全防御中国军队的7.92毫米枪弹,装甲的焊接技术也不达标,悬挂系统有过履带脱落的报告,因此该车没有获得日本陆军的大规模订单。

1932年,刚刚研制成功的九二重装曾参加剿杀马占山的战斗,1933年与八九轻战一起参加了热河战役。根据热河战役累积的经验和需求,日军提出了未来的量产款九五式轻战车的研发。

同样是在1932年,技术本部开始设计一款用于运送物资的牵引车。1934年命名为“九四式装甲牵引车”,最多可以牵引750公斤的货物,但在缺乏装甲车辆的日本陆军中,九四式牵引车很快又被定义为轻装甲车,广泛配置于日本陆军的主力师团中。

图33. 日军定型的九四式轻装甲车,全长3.36米,宽1.62米,高1.63米,重3.45吨。全车装甲由铆接接成,厚度8-12毫米不等,只装备机枪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九四轻装甲车和八九式中战车同步参加了入侵中国的行动,并在战场上多次被认为是坦克,包括入侵中华门的日本军队那张“著名”的照片,实际上就是某师团的独立轻装甲车中队。

图34. 1937年12月进攻南京中华门的日本九四式轻装群,这玩意一般用作牵引车,但在中国战场也多次参与战斗

图35. 还有一张同样出名的照片,一群美军坦克兵将缴获的九四轻装放在M4A2“谢尔曼”坦克的车身后部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