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与野望:东京开了一家新荣记


01.
2月28日,东京新荣记正式对外营业。这家位于东京赤坂的新荣记,上下两层,一座单体独立建筑,“新荣记”三个字的招牌并不十分醒目,面积不大,400多平方米,楼下是散台与一个板前,楼上有5个包房。

新荣记的创始人张勇从去年年底一直在东京忙这家店的开业,就连春节也没有回台州。我问他:国内那么多门店,那么多事情需要你解决该怎么办?张勇说:我跟他们说,就当我失联了。
其实这家店是2021年9月30日签约,先后换过三个设计师,一直装修,一直调整,到了2023年4月,张勇来到东京店的现场,又觉得不对胃口,继续调整,最终交房已经是2023年12月20日,离签约日期已经过去了两年。
我是在春节前来到东京,来之前就跟张勇约好了一餐,我想试一下新荣记在中国横扫无敌的“新荣记模式”在东京好不好使。那几天东京阳光灿烂,不像严冬,更像深秋,我特意住在赤坂附近。
赤坂,算是东京的富人区,这里适合Citywalk,小巷子里遍布种种小店,这里有不少奢华酒店,也有日本古老的神社,以及不远处的赤坂离宫。东京商业发达的一个指标之一就是城市颗粒度极细,不同地域不同街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气质与文化个性。这种细微的差别只有在此地浸淫日久的人才可以体会。
张勇说,选址在这里并没有太多考量,只是觉得面积与价格合适,物业也很不错,仅此而已。他在东京久了,慢慢体会出赤坂与青山、麻布等地的细微区别,平时他的活动范畴就是周围不大的区域,从暂住的地方到餐厅,不过3分钟的车程。

我约了张勇在新荣记见面,门厅处依然有关公的塑像,这几乎成了新荣记的图腾,在每一家店都可以见到,他带我看各种细节,分享一些装修的感触。店很小,我去过他们的许多门店,这一家几乎最小。我问张勇:从筹备到现在一共花了多少钱?
张勇说:1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500万。
02.
张勇是从浙江台州临海起家的。1995年,他在临海开了一家大排档。后来为了纪念这个年份,还做了一个新品牌:荣记95。
新荣记是中国高端餐饮的排面品牌,如果以米其林的星星作为评价指标,他们拥有的星星是亚洲最多的。从新荣记,到荣府宴、京季、港记火锅、荣小馆、芙蓉无双……他们以一派“荣记打法”,自成一体,有一种非常独特而有高级感的方法论,把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台州菜,一举推上了顶流的高度,也把这个东海的海边小城,塑造成为一个美食目的地城市。在每一个台州人的闲聊中,都有一个关于新荣记与张勇的传说。
在前些年,新荣记迈出了重要一步:在香港开店。因为有了香港开店的经验,张勇才敢在东京开店。
最近这些年,“中餐出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品牌案例。在此之前,蟹王府已经在东京开业,有了很不错的口碑;而在欧美,也有一些生意红火中餐品牌。然而更多的是火锅小吃等大众饮食,精致中餐品牌受到原料、用工等各方面的桎梏。2017年大董在纽约开店,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惜败纽约。我曾经与大董聊过此间往事,也是一片唏嘘。大董与新荣记,都是中国精致餐饮中的风向标品牌,他们的出海得失,犹如风向标,众人瞩目,成败皆被放大,稍有闪失,即生臧否,所谓名满天下,亦是谤满天下。

我问张勇:你为什么会选择在东京开店?
张勇应该是被人问过许多次,他也问过自己许多次,他气定神闲跟我娓娓道来,以下这一段回答都是根据录音记录整理,我选择无删节呈现如下:
“第一是学习。
新荣记现在不是所谓的天花板,它其实到了一个瓶颈,这个瓶颈要么被市场打破,你被淘汰,要么就是你自己打破,你打破了,还可以走得更远,所以我现在来这里,就是要自己打破瓶颈,看能不能再往上走一步。
我今年决定退休。新荣记能够走到今天,运气很好,当然也不否认我们也确实很努力。对现在的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家店或赚多少钱,而是这个品牌能活多久。所以我在新荣记25岁的时候,定了一个目标,我希望这个品牌能活到50岁,再活25年。50岁的话,我还能看到,这品牌如果还在,我觉得我也值了。
所以现在手头有些店,我能推的就推,推不了我我就停了。来东京开店首先是为了学习,学习又是为了改变,不学你怎么改?
第二也是为了品牌。新荣记再怎么说都是中国品牌,你不能说自己是世界品牌。但如果你在东京能站得住,你再说自己是世界品牌,就没人去质疑你了。
不过如果不能得到当地主流社会认同,你还不能算站得住。香港店早期90%以上是内地的客人,但现在已经70%以上是内地以外的客人了。我希望最多一年,东京店也能完成这个转变。
新荣记还是会继续做自己,我们说学人家做自己,你不学人家,你就不了解这个市场,但如果你跟着人家后面做,你就无路可走,所以我还得做自己。
新荣记从创立到现在,一直都在做家常菜,我们也觉得自己是精致和高级的,但我们是把家常做得极致,家常不寻常,这就是我们的理念。所以东京店这边的风格还是做家常菜,但是不寻常的家常菜。
我觉得来这里,有三方面要学习。
第一,就是审美。日本整个民族的审美,包括厨师在内,都比我们好很多,这也不是自我贬低。我自己不是文化人,我们的厨师也都学历偏低,审美这个东西不是你给他开会就可以提升,你要让他自己见到和感受。
第二,就是优雅。我们以前做老板的生意,可能没那么优雅,在日本你要做主流社会的生意,你就得学会优雅。这里的主流社会说的不仅是富豪,还可能是绅士和淑女,像丽思卡尔顿那样,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讲究。比如吃蟹,在国内只要蟹好,你让他用手剥用嘴啃都没问题。但东京不行。所以就要从一个蟹开始,你得拆好,让它吃起来方便,也不能用太大的碗。这些都是我要花时间学习的地方。
第三,就是专业。大家觉得新荣记开了那么多店,还不专业?我的意思是在东京,对你的专业程度要求更高。比如一瓶酒该醒一个小时,你就不能只醒半个小时,人家也不会说,但他心里就会瞧不起你。
审美、优雅、专业这三点,我只能慢慢改变。国内的同事过来,我也不会去说他,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好的东西,他们回去可能啥都不说,但会慢慢转变。
我觉得所有的尊重都来自于你把自己做好,而不是装出来,你装也装不了。我在东京开店,就像光着身子游泳,你没有任何光环,一丝一缕都没有,你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会赢得认同和尊重。所以我现在就憋着这口气,我说我再也不开店都没问题,但我得把这个店做好。”
至今读起这段话,依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03.
菜品怎么样?价格怎么样?到底是给在日本的中国人吃,还是日本人吃?
这是许多人的疑问,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
我去东京拜访新荣记的时候是1月底,大概一个月之前,我相信菜品还没有最终定型,都依然在调整之中,但是大方向已经确定,就是纯粹的中餐,家常不寻常,极致家常风味。价格不便宜,现在分为三档套餐,分别是6万日元、8万日元、10万日元,即便放在东京,也是价格顶流。
我那天去都是一些家常风格的菜品,有鸡仔饼、辣拌桂花蚌、江浙风格的酱鸭,用了本地的膏蟹做了炝蟹,小吃配了软软香香的南瓜子,原本在国内新荣记常见的黄金脆带鱼改成了本土带鱼,腌渍之后炸制,小凉菜里有用儿菜做的泡菜,甚至还能吃到炸到蓬松的大油条。

主菜是天妇罗的手法炸鱼翅,旁边搭配了麻婆豆腐,一口酥软,搭配一口麻辣,很是销魂;原本做刺身的金吉鱼做了清蒸,据说还可以做沸腾鱼,香辣风格,京季有一道菜卖得很好:风干羊肉炒饼,在这里还有,不过换成了和牛炒饼,最后的甜品变成了一份扎扎实实的舒芙蕾蛋糕……
从上个月我吃到的菜品而论,应该都还不是定稿,张勇说,他每一个月都要推出一系列的新菜单。排菜单,是一个主理人的真功夫,菜单是见识,也是能量。我相信还会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做出调整和变化。
这些菜是给谁吃的?
从我的个人感受而言,初始客人是以华人为主体,以及一些对新餐厅感兴趣的日本美食爱好者。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已经有很多朋友问我如何预定,甚至已经跟随而至了。然而如果未来试图以日本高阶消费者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群,菜品的形式以及逻辑,还需要更多的调整与变革。
中华料理在东京是有深厚传统的,现在池袋与大久保一带,几乎成了中国城,当地有非常多接地气的中餐小馆。传统的中餐名店包括富丽华、四川饭店等等,这些餐厅在东京经营多年,为了迎合本地口味与本地客群做了很多改变。新锐一些的中华料理,最有代表性的是茶禅华,米其林三星,其实是日本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的日式华食,一些时尚新锐的中华料理多半是嫁接了中国烹饪方式与食材风味,更多的还是日本方式的服务与呈现。
非常期待新荣记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破冰之路。

台州国清寺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遥远的805年,1200多年前,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浙江台州启程返回日本。他在中国主修天台宗,就在位于浙江台州的天台山,他的师父是中国高僧道邃和尚,最澄向道邃请教佛法,获赠了89部天台宗教典。最澄大师回到日本,在比叡山创建了天台宗。他同时带回了中国的茶籽,在日本种植。在之后的1000多年间,佛教与中国文化,茶叶与禅宗,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方方面面,从审美到民族性格,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
1000多年后的某一日,同样是起源于浙江台州的一家餐饮品牌,也东渡日本,在东京赤坂开了一家小小的餐厅,餐厅不大,却动静不小,甚至说全行业瞩目也毫不为过。
文化的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在千年之后,在千里之外,也显露出一种微笑。
文 | 小宽
图 | 一大口美食榜,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