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第二天,血亏上百万!

2022-06-22

在房价飞涨的这20多年里,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拆迁致富。

在这个财富密码面前,太多人发生了太多故事。

今天,我们又领略了一个新传奇。

01 一夜亏了120万,气炸

浙江宁波有位陈先生,刚刚把自家的老破小卖出去,结果第二天官方就发布了这一片儿要拆迁的消息,这让陈先生直接就绷不住了。

陈先生手里那套房是55㎡的老破小,前阵子他把房子挂牌出售,中介找到了买家刘阿姨,刘阿姨表示愿意全款200万买下房,双方一拍即合,迅速签约过户。

结果就在过户第二天,官方突然发布公告——这套老破小所在的片区要拆迁了。

陈先生说,按照当地的拆迁政策,自己那套55㎡的老破小能置换一套90㎡以上的安置房。要是按照刘阿姨给的单价3.64万/㎡计算,这套安置房最少也得值327.6万。

换句话说,陈先生卖房之后,一夜“亏”了120多万。

陈先生那是左思右想,越想越气,总觉得自己的房子卖得太便宜了。于是他反手就把中介和刘阿姨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解除房屋买卖中介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

他向法官哭诉,刘阿姨和中介故意隐瞒了房屋即将拆迁的信息,导致自己低价卖出房屋,损失惨重。

面对陈先生的不依不饶,刘阿姨相当淡定。

她表示,陈先生是主动卖房的,自己想要买房,这桩交易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而在房屋交易的过程中,陈先生更是主张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当天就去办理过户。

刘阿姨还强调,陈先生说她和中介故意隐瞒拆迁信息纯属无稽之谈,“这个小区就连门口保安都知道要拆迁了,他作为长期生活在小区里的业主,能不知道”?

所以,到底是刘阿姨和中介联手做局,还是陈先生揣着明白装糊涂?

后来,承办此案的法官在实地走访后发现,陈先生所在区域传了很久“即将拆迁”的消息,而陈先生在把房子卖给刘阿姨之前,也曾在多家中介公司挂牌出售房屋,对房屋的基本情况应该有所了解。至于房子3.64万/㎡的最终成交单价,也并未低于当时该小区的正常价格。

对于陈先生主张“依情势变更原则解除合同”的诉求,法院不予支持。

拆迁这事向来是小道消息先行,而官方公告到底什么时候来那就说不准了。从老百姓听说要拆迁,到官方正式宣布征地,快的不到一年,慢的三年五载都有可能。

只能说,陈先生对于拆迁一事早已有所耳闻,只是他迟迟等不到实锤,索性把房一卖了之,却没想到刚卖出手,就真拆迁了。

没办法,认倒霉吧。

02 这两种房子,别买

这年头,谁不想当个拆二代呢?

毕竟,这些年来的房价涨幅大家是肉眼可见的。以北京为例,西城区新房在2006年是8000元/㎡到1万/㎡,而现在二手房的均价已经达到12.7万/㎡。

除了感慨一句“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而拆迁确确实实是造就了一大批富豪,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拆迁户人手几套房,房价一上涨,他们的家庭资产也跟着水涨船高。

央行曾在2020年发过一份报告,提到中国居民家庭的户均总资产高达317.9万元。而在中国居民家庭的资产构成中,七成以上都是靠房价堆出来的,房价越高的地方,当地居民的家庭资产也就越多。

所以,很多人羡慕拆迁户,羡慕他们轻轻松松就能拥有别人努力打拼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的资产。

拆迁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因此,为了拆迁闹得难看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举个例子,2001年,四川的何先生为了给儿子治病,远上北京。为了落脚,他花3万元在北京于大爷那里买了一套村里的平房。因为涉及村里宅基地,所以房子无法过户,房主名义上还是于大爷,双方只是立了字据。

2001年买房的凭证

后来的情节你肯定也猜到了,房价涨了,于大爷的小心思又动了,他2011年跑去跟何先生说,要用3.5万把房子买回去。

何先生不愿意,于大爷把他告到了法院,法院说房子可以要回去,但于大爷要给何先生70万的补偿。于大爷寻思反正拆迁也没拆到自己家,自己也没这么多钱,于是暂时作罢。

结果到了2020年,这套房子到底还是拆迁了,回迁房的安置总面积是371平方米,,还有127.4万的现金补偿,折算下来,总价值达到1100万。

于大爷按捺不住,又把何先生告了,诉求还是让何先生还房子。

虽然何先生在房子里住了20年,但他和于大爷的合约本就不合法,于大爷还是房屋产权证的归属者。

最终,法院判定,何先生作为房子的主要控制人,应该享有房子259.7平米的权利。于大爷作为房子的产权证归属者,应当享有111.3 平米的所有权。在现金补偿款方面,何先生可以拿到70%,而于家可以拿到30%。

虽然双方都不太满意,但既然法院都判了,他俩也只好认了。

这事算是一个拆迁典型案例,其实大部分因拆迁对簿公堂的案例概莫能外,所涉房屋要么是小产权房,要么是农村宅基地。前者产权不明晰,后者不允许本村以外居民买卖,私下写的合同基本不算数,如果卖家真要反悔起来,有你哭的时候。

如果是正儿八经的商品房买卖,卖家想要反悔可不容易。比如宁波的陈先生,本来想要毁约,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让全国人民看了笑话。

03 结语

虽说拆迁造就了一堆富豪,但拆迁造富的神话已经越来越远了。

2021年8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拆不起了!

于是乎,很多人等着等着拆迁,最后等来的是老旧小区改造。铺铺路面、刷刷外墙,居住质量倒是提上去了,但一字值千金的“拆”字,却是等不到了。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