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时拍屁股是什么意思?

拍了拍自己屁股的壹读君 | 敏敏 闫梓萌
最近几年,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骑行的一个“奇怪”动作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的人骑着骑着,会突然“啪!啪!”拍拍自己的屁股。“骑行要拍屁股”这一话题的讨论也登上热搜。有懂行的人表示,这个动作意味着“我要加速了,跟紧我”。
所以,骑行加速时为什么要拍屁股?
骑行时拍屁股
不正经还是专业?
关于拍屁股这一动作,在国外的骑行论坛上,早在2007年就有人发帖提问。
楼主表示,自己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过去五个骑手,前两个骑手用左手拍了拍自己的屁股,但是后面的三位骑手就没有这么做。楼主对这一动作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我就是一个故意吓坏行人的臭屁”“你个慢货只配吃我的屁”。
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表示,这个动作对旁人很冒犯。
毕竟,屁股紧挨着生殖器官,在人类的文化里,屁股有性象征的意味。在大街上对着陌生人拍自己的屁股算怎么回事?在一堆五花八门的评论里,有一个头像是装备齐全的骑行者的网友回复说:我觉得这是叫后面的骑行者“跟紧我”的意思。

帖子评论区截图
看来,团队骑行时拍屁股这个不成文的信号是全球通用的,只不过这个信号是在民间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官方规定。对此,资深铁人三项运动员周嘉豪告诉壹读,拍屁股就是“后面的人跟上”的意思,不过在职业比赛里,队员们一般都是用耳机沟通,很少以拍屁股作为信号,但在业余比赛和平时的骑行中,的确可能出现拍屁股的情况。
那么,这个由民间发展起来的“跟进我”的信号为什么偏偏是拍屁股呢?
一方面,对于领队来说,拍屁股的动作比较方便操作。另一方面,对于后面跟着的骑行者来说,拍屁股这个动作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在骑行时,骑行者目视前方,有时人们的上半身几乎和地面平行,后面的人想看清前面人的面部怕是不容易,但稍微一抬眼,就能看到前面人的屁股。

骑行者的视角|图源:抖音@袁学舟 视频截图
而且,如果领队拍屁股时够用力,发出“啪啪”的声响,还能引起大家注意。
研究表明,突然的、与平时声音不同的、开始时很响亮的声音,更容易吸引人类的注意力。拍屁股的声音就符合这些特点(有多少人拍了拍自己的屁股“试听”)。
在人们的思维模式中,有一个自动思维模式叫作认知捷径(Cognitive Shortcut),它会自动帮我们过滤掉不需要的信息,识别出我们需要的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一个嘈杂的派对上时,尽管周围有一堆人各聊各的,但你一般只会听到与你对话的人传达的信息;然而,如果旁边突然有谁聊天时提到了你的名字,或者提到了你关注的人和事,你就会突然捕获到这一声音并且“听进去”他们的谈话内容。
在骑行时,骑行者会专注于路途,路上的各种嘈杂也会被认知捷径过滤掉。这时,领队拍两下屁股——“啪啪!”——突然听到这个“表示可能有重要事件发生”的声音(想想老师在试图让教室安静下来时,可能会击掌发出啪啪声),便能吸引骑行者的注意,从而使其收到所需要的信号。
迎面有车驶来时,除了做手势,还可以大声呼喊
不仅是在骑行,在很多运动中,拍屁股这个动作都很常见,但其含义却各有不同。
比如篮球比赛,运动员们会通过互相拍屁股,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网友们还做了“NBA拍屁股时刻”集锦,球员们有时互相拍屁股表示开玩笑,有时则是在发生争执时,通过拍对手的屁股来羞辱对方,但大多数时刻,运动员们一般会拍屁股来互相加油打气。

图源:Youtube视频截图
橄榄球比赛中,队友之间也会互相拍拍屁股,表示亲近与鼓励。

图源:Youtube视频截图
而研究证明,拍屁股这个动作确实能促进团队合作。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迈克尔·克劳斯的团队曾做过一项实验,来研究队友之间的拍屁股、拍胸等动作在球场上的作用。
实验将肢体接触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碰拳、击掌、拍胸和拍屁股属于友好接触。实验团队记录了NBA 2008-09赛季的所有肢体接触,结果发现友好肢体接触越多的队伍,比赛效率更高,表现也更好。

肢体接触、团队合作、赛季表现三者之间的互相影响
在骑行中,显然不可能拍队友的屁股,不属于与队友的肢体接触,但拍自己屁股发出信号从而保持整个车队的车速,也是增进团队合作的一种方式。
“破风”有多难
虽然拍屁股这个动作很简单,但一般来说,只有破风手有“资格”做这个动作。
所谓破风手,就是排在队首为大家开路的人,他们阻挡了大部分空气阻力,让身后的队友能更省力。有研究显示,在前后轮跟骑大约15厘米的距离时,正常情况下,后车能比前车节约大概30%的功率输出。
即使两辆车距离达到1米,破风效益也依然存在。
关于破风效益,有研究者做过这样一个相关实验:
将一只气球和一个铁盘同时松开,质量较大的铁盘先落到地面,质量小且体积大的气球则因空气阻力,只能在空气中缓缓下坠。但如果将铁盘放在气球下面(二者没有固定在一起),同时松开,由铁盘为气球阻挡空气阻力,气球则几乎和铁盘一起坠地。
实验中的铁盘,就是气球的“破风手”,它减弱了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使其能快速下降。
换句话说,破风手是“牺牲”了自己,为后面的队员开路。也正因为此,破风手往往对骑手个人的要求更高,体能消耗更大。
在团体赛时,通常是队伍中最厉害的人担任破风手,来保护较弱的队友,确保团队胜利;而在个人赛时,更多是其他队友承担破风任务,牺牲自己,为冲线手开路——冲线手是指在还有几百米就到终点时,绕过破风手,冲刺冠军的骑手。

冲线手也叫冲刺手,队形示意图|图源:小红书视频截图
也因此,总是牺牲的破风手有时也会不甘心,电影《破风》就表现了破风手与冲线手之间的矛盾。

电影《破风》截图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在骑行界,也有很多运动员以优秀的破风能力出名。
比如意大利著名破风手法比奥-萨巴蒂尼,就曾多次保护其他冲线手斩获冠军。
在2018年Abu Dhabi巡回赛上,他先是一直骑在队友维维亚尼的前面。

黄圈里的是萨巴蒂尼,红圈里是维维亚尼
还剩几百米就到重点时,维维亚尼从侧面超车,独自进行冲刺,领先在车群前,最终夺冠。这时,破风手萨巴蒂尼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有些放慢速度,在后面欣慰地望着队友。

黄圈里的是萨巴蒂尼,红圈里是维维亚尼
虽然业余骑行比不得职业比赛,但骑车时的空气阻力依然不容忽视。
在前面拍屁股示意大家跟上的人,动作虽然看起来可爱好笑,但是人家屁股后面,是沉重而高尚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