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部队手中的多边形战斗直升机:武直-19


第六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上,中国陆军共安排14型79架(套)装备参展。其中,有“黑旋风”之称的中国轻型武装直升机直-19不仅在飞行表演中大放异彩,地面静态展示中更是全副武装亮相,大有时刻准备起飞参加战斗的架势。除了提升探测能力的毫米波雷达,静态展示的挂载武器也是令人惊喜万分。
赫然立在场地中心的直-19,短翼内外侧分别对称挂载了7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和4联装反坦克导弹。而通过其前方陈列的武器装备可以确定这两型装备分别为HF-27A火箭发射器和AKD-9空地导弹。

武直-19挂载的7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和4联装反坦克导弹
其中HF-27A火箭发射巢主要发射各型70毫米火箭弹,尽管在国产武直的适配航空火箭弹中,有57毫米、70毫米和90毫米多种规格可供选择,但直-19在大部分场合下,都是以携载7联装70毫米火箭弹的形象示人。因为70毫米火箭弹相较于以往大量装备的57毫米火箭弹威力更大、射程更远、配用弹种更多,虽然在火力密度上略有下降但灵活性大大增加。此外,我国武装直升机大范围选用该型火箭弹,也是出于性价比的考虑。
AKD-9空地导弹可以认为是AKD-10的缩小版,其重量仅为30公斤,更加适合身为轻型武装直升机的直-19挂载。该导弹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有四种编码方式,最大射程可达7000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及其他车辆、人员,也可毁伤雷达站、导弹发射架、炮兵阵地、防御工事等有价值的点目标。

AKD-9对地导弹高速飞向目标
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的导弹,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多种优势,但它也有缺陷,一是在浓雾等恶劣天气下,几乎无法使用;二是无法做到“发射后不管”,发射后还需要载机平台上的激光指示器持续照射目标,为导弹上的制导单元提供引导,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目前,由无人机来为激光制导武器提供制导,无疑是一种客服这种缺陷的极佳方案。由无人侦查机挂载含有激光指示器的光电吊舱,在直升机前方首先进行搜索侦查,发现目标后,将目前方位信息通过数据链传给直升机,可以给直升机留出空余时间进行攻击前准备。发射导弹后,制导工作就由无人机“接手”,由携带的激光指示器代替直升机指示目标,直升机就可以撤出战场。由于无人机目标更小,隐蔽性更高,同时可以出动多架抵进照射,能够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同时还具备更高的生存性,即使被击落,也不会带来大的损失。就在近日,美军完成了对“阿帕奇”进行了新的测试,将原本的“长弓”雷达更换为了MUMT-X无人机控制系统,使“阿帕奇”具备了空中控制无人机进行联合作战的能力,这也不免令我们产生遐想,是否在不久的将来直-19也会配用上类似的系统,与无人机形成“A导B射”等方式的战术手段,共同进行更加高效的战斗。
此外AKK-90空空导弹、12.7毫米机枪吊舱也进行了展示,其中AKK-90即我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款专属直升机的空空导弹——“天燕”-90的正式装备代号。

“天燕”-90空空导弹
“天燕”-90空空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款直升机近距离格斗导弹,同时,“天燕”-90也是全球第一种直升机空战导弹。该弹采用锑化铟红外制导,外形独特,弹体前部没有单翼,头部为半球型,弹长1.9米,弹径90毫米,弹重20千克,最大射程可达6千米。“天燕”-90可以有效对付以AH-64、MI-28、Ka-50/52、A-129等为代表的当代武装直升机,还可以有效对付低空飞行的Su-25、A-10等攻击机。和世界上普遍的以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相比,“天燕”-90具有更远的射程、更大的作战高度和威力更大的战斗部,作战效能更高。此外,该弹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它的列装有力增强了国产武装直升机空战能力,让直-19和直-10有了多样性的作战方式,真正成为多边形战斗直升机。
“黑旋风”取自《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黑旋风”李逵,象征直-19武装直升机也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本领非凡。通过在直博会上,直-19空中展示的飞行性能以及静态展示的先进设备与火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轻型武装直升机的武直-19能与更加强大的中型武装直升机直-10,进行高低搭配,在解放军陆航部队的战术体系中,用非凡的本领出色完成更加非凡的作战任务!

直-19与直-10属于轻重搭配,高低搭配、互为补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