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形家务,正悄悄毁掉婚姻

十点读书
07-27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标题是:

“结了婚才知道,随手毁掉一个家有多简单。”

进门就满地乱丢的鞋子、随手一扔的包包和衣服;

每天只进不出的脏衣篓、垃圾桶;

随手拿出来就不知道归位的东西:

调料盒、牙膏、吹风机、杯子。

……

这些看上去都是小事,却让收拾的人,几乎崩溃。

因为:

“捡一粒芝麻是小事,但没人愿意,每天捡一地芝麻。”

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

“家务,永远属于看不下去的那个人。”

“如果不收拾,要用什么东西的时候找不到,更崩溃。”

“洗碗槽的碗一直堆着,难道看着它发霉发臭,每天点外卖吗?”

面对“没完没了”的家务,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戴维斯给出了解决方案。

在《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一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因家务困扰变得抑郁,后来慢慢康复的过程。

在充满治愈的语言中,凯瑟琳告诉每一位被困在家务里的女性:

家务不重要,你自己才重要。

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

网友@momo的崩溃,是从老公的一句话开始的。

那天,洗衣机洗完,发出了结束的铃声。

老公听见后,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就算了,竟还笑着调侃:

“洗衣机喊你呢!”

正在拖地的momo听后,一下子就火了。

冲老公大吼:

“家务不是我一个人的!”

可人家竟然不以为意,反而指责momo“小题大做”。

“有这吵架的功夫,都干完了,至于吗?”

至于!

爱虽然可以让人不计较鸡毛蒜皮,但日积月累的鸡毛蒜皮,真的会让人筋疲力尽。

在书里,凯瑟琳就说:

“任何需要极强意志力的任务,或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

而家务,就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

衣服洗好了是要拿出来晒的,晒干了是需要收的;

快递拿回来是需要拆的,拆出来的纸箱、袋子是需要归类拿去扔的;

水开了是要灌到暖水壶的;

即使用了扫地机器人,基站也是要定期清理维护的。

……

如此繁琐的各种小事。

今天做了,明天还要做,后天依然要做。

无休无止。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耗尽了心力。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生活:

家里一堆脏衣服,老公看见了,是不会自己拿去洗的,每次都要问:

“衣服洗不洗?”

即使拿去洗,也每次都会问:

“洗衣液放多少?”

“结婚七年,洗衣机只会开机、启动,其他功能都不会。”

如果让老公洗碗,他就只会拿着自己的碗去洗,桌上的剩菜、剩饭,都不管。

有时候真的是懒得说。

可自己默默干了吧,时间长了又憋得慌。

想想看,你在洗衣服、做饭、换床单等各种各样的家务中,忙得脚不沾地。

猪队友却做着甩手掌柜,在沙发上抱着手机,头也不抬。

任谁都会一肚子火。

更可悲的是,长期以来,家务被认为是女性的事,女性即使不想做,也不得不做。

可独自做家务的女性,真的太累了。

凯瑟琳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第二个宝宝诞生前,她做了详细的“产后支持计划”:

每周4天,把刚学会走路的大女儿送去幼儿园;

联系了几位亲友,每周轮流来帮忙;

预约了每月一次的家政服务;

加入新手妈妈互助小组,有事大家互相搭把手。

……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产后第三周,疫情暴发,老公依然要上班,一切只能靠自己。

从此,凯瑟琳就陷入了头晕目眩的家务中。

早上一睁开眼,来不及洗漱,立马先给嗷嗷待哺的小宝喂奶;

之后,飞奔去厨房,给早已围在脚边喊饿的老大温牛奶、煎鸡蛋、烙煎饼;

发现鸡蛋只剩一个了,赶紧记下来,抽时间去采购。

等到老大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杯盘狼藉的餐桌,小宝就拉了粑粑;

正在给小宝换尿裤,老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自己的睡衣脱在了满是油污的厨房地板上;

刚收拾好脏衣服去洗,又听见客厅传来哇哇大哭:

原来是老大把积木扔满了客厅,自己还被绊倒,摔破了膝盖。

……

似乎就没有一件事是称心如意的。

凯瑟琳每天在安抚孩子、烹饪做饭、清洁打扫、洗晾衣物、采购备餐、洗刷碗碟、收拾玩具等乱七八糟的家务中,焦头烂额。

因而,睡眠不足,无暇外出。

甚至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每天蓬头垢面,满身奶渍。

渐渐地,看着劫后余生的家和自己,凯瑟琳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中。

她觉得生二胎就是个错误,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好两个孩子的妈妈。

深深的挫败感、孤独感、自我厌恶感,开始折磨她。

很快,她就陷入了抑郁。

说到这里,没有经历过的人估计会觉得,凯瑟琳太矫情了。

“不就是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琐碎杂事吗,怎么就让人崩溃了?”

可实际上,家务是需要投入大量技能、时间和精力的。

就拿简单的买菜来说:

买之前,你要计划好买什么。

不仅要考虑家庭成员的口味、喜好,以及营养搭配,还要考虑家里有没有剩余。

鸡蛋是不是吃完了,大蒜是不是发芽了,酱油还有没有?

你不能乱买一通。

如果有人生病,还要费尽心思搭配合适的营养餐。

因此,很多专家说:

“妈妈们不仅是育儿师、营养师,还是家庭教育师、收纳师……”

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天天干这些家务有多累人。

看起来简单的家务,真的能压垮人。

幸好,凯瑟琳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

当她意识到自己因家务困扰,患上抑郁症时,便开始积极自救。

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

“无论家里是一尘不染还是一团糟,我都值得被关爱。”

看到乱七八糟的衣服,她不再想着:“我永远没办法收纳好。”

而是告诉自己:“家里有这么多衣服可以选着穿,太好了。”

看到一团乱的厨房,她不再责备自己“没条理”。

而是想:“我能亲自下厨,真厉害。”

同时,凯瑟琳意识到:

家务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

家务不一定非要做到一尘不染。

你的感受就是唯一答案,只要你觉得安全、舒适、愉悦,干到什么程度,你说了算,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如果家务不得不做,那就尽量让它变得轻松。

在书里,凯瑟琳整理了几个,让家务变轻松的小窍门,分享给你:

1.“五步整理法”

如果家里太乱,很多人都会“卡住”,不知道从何下手。

但实际上,要处理的家务也就5件事:

垃圾、脏碗碟、脏衣服、有固定位置被乱放的物品、没有固定位置的东西。

明确了这一点,接下来就简单了。

第一步:拿起垃圾袋,捡起所有的垃圾,把快递盒等归置在一处,不必着急拿去丢掉;

第二步:收集散落各处的餐具,放到厨房台面上,不必着急洗掉;

第三步:拿一个洗衣篮,收集起所有的脏衣服,不必着急去洗;

第四步:把有固定位置的物品归位,如:书籍放上书架、玩具放入玩具箱。

第五步:给没有固定位置的东西找个合适的位置,比如:刚买来的摆件。

那些不重要的杂物,最好就扔掉。比如:很久不穿的衣服。

这种简单明了的整理方案,能快速将整个空间清理干净,使你产生多巴胺。

接下来,你才有动力,把剩下的事做完。

有些家务不及时做,家就会瘫痪。

如果你精力不够,那就先清理那些可能危害健康,容易生虫的物品。

比如,先丢掉垃圾,清洗脏碗碟,洗掉脏衣服。

其他的事,放一放也没关系。

2.享受“收尾动作”

利用好睡前半个小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预约好电饭煲,早上醒来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早餐;

清理一下垃圾、收拾好孩子的玩具,做一些零散的家务作为一天的收尾,能减轻你的心理负担;

这时候,千万不要想说:“唉,临睡还有这么多事。”

而要想着:“我现在忙一会儿,明天就省力得多。”

收尾动作,是在关爱明天的你,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

3.用喜欢的事,带动不喜欢的事

做喜欢的事,能让人心情愉悦。

如果你不想干家务,不妨先做一点喜欢的事。

比如: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饭;

一边与朋友聊天,一边洗碗;

如果你不想做饭,只想吃外卖。

在等待外卖的这段时间,你一定是愉悦的。

这时候,不妨把最讨厌的臭袜子洗一洗。

把伴侣从沙发上叫起来,你拖地,他收拾快递盒子。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虽然干净整洁的空间,能带来愉悦感、幸福感。

但凯瑟琳告诉我们:

“如果处于人生的困难时期,实在没有精力干家务,那就先照顾好自己。”

休息也是你的权利。

你不需要周末花8小时干家务,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公园听鸟叫。

花两个小时,已经足够了。

能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

不要让家务,影响你休息。

当然,如果你觉得家里一定要一尘不染,而你又有时间和精力来搞卫生,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总之,家是为你服务的。

只要你能自由、快乐地活着,比什么都好。

千万不要在家务上,内耗自己。

作者 | 暄崧,追光而行,向阳而生

主播 | 林溪安,视频号: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说早安。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