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把秀办到了樱花树下,然后呢?




当外界忙着为Maria Grazia Chiuri的任期倒数时,她只想用行动说话。
在不久前于日本京都举行的Dior 2025秋季女装成衣系列发布会上,Maria Grazia Chiuri再次拿出了多达71套造型。作为面向夏秋之交的过渡季作品,她所呈现的新系列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诚意十足。但如果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秀场中出现的造型上,你很容易忽略诸多值得深度挖掘的细节。
尤其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Chiuri迎着时尚界甚嚣尘上的“换届”传言,一如既往地稳扎稳打,反倒和整个京都宁静沉稳的氛围形成了某种天然的默契。在这场位于京都东寺花园的大秀正式上演前,Chiuri就已经在个人和品牌官方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详尽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脉络。
当今的跨文化创作,无疑是设计师突破瓶颈的手段,但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文化挪用”的舆论之中。在创作期间,Chiuri特意前往京都服装研究所进行调研,也翻阅了讲述传统服饰艺术的书籍Non solo Kimono,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意大利的日本文化研究家Laura Dimitrio,Chiuri自然是希望能够从她的研究中汲取到些许感同身受的创作火花。
←



而从时装屋现有的档案中,她发现了Dior与日本更为潜在而久远的关联。上世纪50年代,Christian Dior先生将自己的高定礼服命名为“东京”,甚至把一整个系列都冠以“日本花园”之名,而除此之外,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展示作品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同时从1954年起开始与京都丝绸制造商Tatsumura的合作。为了向这段渊源致敬,Chiuri特意邀请Tatsumura工作室重新设计了Dior先生在50年代委托织造的面料款式,深绿色的华丽锦缎上这次布满了细致的几何图案,出现在廓形大衣等重点造型上。
但Chiuri并没有沉溺在回望历史的怀旧中。熟悉她在Dior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任何工艺、面料和文化传承,都不会让她陷入“自证”的泥潭。相反,她专注于时装的现代化呈现,即便是叠满了文化符号与工匠技艺的作品,也不会流露出任何旧时光的斑驳。因为在她的观念中,文化可以是承载创意的凭借,但不能剥夺产品独立存在、走进生活的合理性。
东方服饰传统中的二维结构,只是以点到为止的方式“浅描”在经典的廓形长袍上,富有东方风情的纹理印花隐藏在防风派克外套中,染色大师Tabata Kihachi参与制作的彩色面料毫无刻意地出现在工装风套装、连体衣等日常装束中,Chiuri的表达十分克制,而这种“克制”本身,归根结底是一种现代的、理性态度的体现。


←








身为Dior现任CEO的Delphine Arnault也曾在接受VOGUE的采访时提到Chiuri身上的理性。
与此前就任这一职位的设计师们相比,Chiuri绝不会在秀前让员工们加班加点地修改重做,她自己也承认,“我认为有时间去享受私人生活,这对我和我的工作伙伴来说同样重要。每个人最好都能在家吃晚饭。”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这种对时尚的“节制”和“规律”是件好事吗?时尚界向来喜欢把热情和激情推向极致,以渲染这一行业的独特迷人之处,而Chiuri虽不如前辈那般奢靡狂热,却转眼间在Dior效力了超过8年的时间——这在当下时尚界的抢椅子浪潮中显得更为可贵。更不用提她每年需要应对的密集产出周期,多提一句,在京都秀结束后的一个多月后,她将带着团队前往家乡罗马,举办Dior 2026春季女装成衣系列的发布会。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是无法依靠单纯燃烧热情和天马行空的灵感来维系的,特别是在当下强调商业表现的环境下,Chiuri不仅需要对每场十几分钟的时装秀负责,更要为秀后销量和业绩负责,当然,她在这八年来的商业表现毋庸置疑。
这自然也让我们联想到了Dior和Chiuri选择在京都办秀的动机——在全球奢侈品市场陷入低迷之际,日本从去年开始凭借着汇率优势,几乎成为唯一增长的亚洲市场。根据LVMH披露的同期数据显示,日本地区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32%的增长,而一场时装秀无疑是能够快速为品牌蓄力的特效药。
←



就在京都大秀举办的当天,LVMH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表现也正式对外披露,集团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3%至203亿欧元,而Dior所属的时装皮具部门有机销售额同比下滑5%。不到两天后,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LVMH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Bernard Arnault便毫无预兆地宣布了Jonathan Anderson正式成为Dior男装艺术总监的任命。
这与此前盛传的全盘掌握Dior创意大权有所出入,却又无形中再次将Chiuri推向了话题的风口浪尖。特别是Bernard Arnault在大会上的那句 “我们可能会看到增长放缓,但这一点也不困扰我。”更让人对Chiuri在未来长期效力于Dior的可能性浮想联翩。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的高级订制系列到2025冬季女装系列来看,Chiuri的创意视角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或许是感受到了时装产业低迷的氛围,她适度收敛了女性主义宣言的锋芒,转头在历史档案的宏大叙事中抽丝剥茧,寻找能够与当下审美建立对话的可能性,正如她在这次京都之行中对工艺运用的阐述,“植根于过去,在现在得到尊重,并被推向未来。”
总而言之,不管Dior留给Maria Grazia Chiuri的时间还有多少,她都始终把握着自己前进的方向与脚步。她一路走来的成绩,决定了谈判桌前的底气。
编辑:Tristan
撰文:善来
设计: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