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挟天子”还是“奉天子”

红尘浪客
2020-01-15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奉迎天子到底给曹操带来了什么机遇和风险?

公元196年对于汉献帝,对于曹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亲自到洛阳迎接汉献帝回到许昌,汉朝的首都正式迁到许昌。同样就在这一年,汉朝更改年号,新的年号叫建安。

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所起的一种名号。汉献帝一共六个年号,第一个年号叫永汉,就是汉朝长长久久,永永远远的意思。非常有意思,汉朝最后就是终结在汉献帝手里,没有永汉。

汉献帝即位头七年用了四个年号,而建安这个年号一用就用了二十五年。建安是什么意思啊?建安建安,就是建立安宁,天下太平的意思。汉献帝这一年只有十六岁,但是这前十六年过得太惨了,丧父丧母,哥哥被害,然后四处颠沛流离,被人追杀,被人绑架,有的时候吃不好,睡不好,住不好。更改新年号为建安就是希望天下太平,咱们以后别折腾了。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句话不是曹操说的,是袁绍说的,准确地说,是袁绍的谋士说的。其实当时最有机会去奉迎天子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袁绍。袁绍离汉献帝近,手头有钱、有兵、有粮。

当时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是这么劝说袁绍的,“现在我们已经平定了很多地方,应当把皇帝接过来,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养精蓄锐讨伐不臣服的,谁能挡得了我们?”当然袁绍没有听这个建议,为什么呢?其实是袁绍自己内心想要做皇帝,不想把汉献帝接到身边受制于人。袁绍不接汉献帝,就把机会留给了曹操。

当时曹操的手下毛阶就对曹操说,“我们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奉天子和挟天子,一字之差,含义却相差很大。袁绍挟天子那是把天子当成人质,而毛阶的奉天子是把皇帝好好供养起来。曹操听从了毛阶的建议,在公元196年,亲自带兵去洛阳,迎接汉献帝来到许昌,重新建立了朝廷。

任何时间事情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奉迎天子就是一件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事情。那么曹操奉迎天子以后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优势呢?又带来了什么风险呢?

奉迎天子带来的第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处是人才归顺。曹操之前是州牧,就是省长,省长一般只能招自己省内的人,比如你河南省省长你去招一个江苏的官员为你做官,江苏省长可不答应。但是如果中央要征调江苏的人才去河南,那就顺理成章,谁都拦不住,这是通俗的解释。而学术的解释是这样的,汉朝有种用人制度叫征辟,什么是征,就是皇帝看重了哪个人,下诏征用他;什么是辟,就是官府,比如宰相,看重谁就征用谁。

所以曹操后来做了朝廷的司空,曹操招的很多人不是给朝廷招的,而是给自己司空府招的。司空是朝廷的宰相,你宰相要办公处理公务,宰相府需要招人,怎么招人,招什么人,都是你司空自己说得算。所以曹操当时的很多人才都是曹操以司空名义招的,比如郭嘉,郭嘉的官职是什么呢?司空军祭酒。什么意思?不是说郭嘉喝酒厉害,司空军祭酒就是司空府的首席军事参谋的意思,军就是军师,祭酒就是首席的意思。曹操不仅可以以司空的名义招人,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还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征辟人才了。

比如有个叫王朗的大臣,王朗当时是会稽太守,相当于现在杭州市长。王朗这个人治理地方很厉害,但是打仗不行,后来就被小霸王孙策打败了。然后在孙策手下做官,一直留在江东。王朗名气很大,是个人才,曹操早就听说王朗的名声,于是就表奏皇帝征辟王朗来中央做官。这要放以前,曹操要是以兖州牧的身份征召王朗,不仅孙策不会放,王朗自己可能也不会去。现在皇帝征召你,孙策你可以不听曹操的,但你总得给皇帝面子吧,所以孙策没有办法,就让王朗走了。王朗来到曹操这,立了汗马功劳,后来成为魏国建国以后的三公。

曹操还有个大臣叫华歆,和王朗简直一模一样,也是这么来投奔曹操的。华歆当时也投降了孙策,华歆为官清廉,把地方也是治理得井井有条,很有才能,曹操当时也是用皇帝的名义征召华歆回去做官。孙权(孙策已遇刺身亡)那个时候不想放,但是华歆想走,曹操又是用的皇帝诏书,朝廷要用人,你孙权不放也得放啊,你不放就是和朝廷对着干。

得知华歆要离开孙权的消息时,有上千人为华歆送行,赠送给华歆的礼金多达几百金,华歆当时没有拒绝,但是暗中记下谁送了多少钱。等到华歆要上路的时候,就一一把礼金送还给每个人,说“我本来不想拒绝大家的心意,但是送给我的礼金太多了,我将要远行,路上携带这么多财宝要招致灾祸的,请各位帮我个忙,把礼金拿回去吧。”华歆就这样把礼金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每个人。你看这么一个为人为官都这么好的人,曹操一封诏书就要来了。

到后来曹丕建立魏国的时候,有三个宰相(就是三公),一个是王朗,一个是华歆,剩下一个是贾诩。也就是说,魏国开国的宰相,有两个人是曹操不花一分钱、不费一个兵,从孙策和孙权那里要过来的。

不仅如此,也有很多人才听到曹操奉迎天子主动来投靠曹操,比如曹操手底下有个叫赵俨的将领,因为战乱躲到荆州去了,听闻曹操奉迎天子,对自己的好朋友说,“曹操是承运天命,一定能够匡济天下,安定苍生,现在是我回去的时候了。”然后赵俨带着男女老少的族人启程,不远万里去投奔曹操。这个赵俨历史上不出名,但是在三国时期是很厉害的,赤壁之战的时候,赵俨都督七军,包括张辽、张郃、于禁等七支部队。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比如郭嘉,比如荀攸,都是在这一时期投奔曹操的。

奉迎天子带来的第二个效果就是诸侯投靠。第一个和曹操达成政治协定的是西北地方的割据势力马腾、韩遂。公元197年,马腾和韩遂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分别遣送儿子来许昌作为人质。这为曹操消除了西北方向的威胁,使得曹操能专心对付身边的敌人。

第二个和曹操达成政治默契的不是别人,正是小霸王孙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曹操和孙策那可是亲家,孙策的弟弟孙匡娶的老婆就是曹操的侄女。曹操的儿子曹彰娶的老婆是孙贲的女儿,孙贲是孙策的堂兄。

孙策为什么要和曹操结亲,有两个原因:第一,曹操和孙策当时都有同样的敌人,就是袁术。袁术在淮南称帝,成为曹操和孙策进攻的对象。第二,当时孙策在江东立足未稳,急需朝廷给予自己封号来确立自己的正统性。所以公元197年,孙策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沿袭自己父亲孙坚的爵位乌程侯。公元199年,曹操上表朝廷封孙策为汉朝讨逆将军,赐予吴侯的爵位。

第三个向曹操投靠的诸侯是张绣。关于张绣的事情比较复杂,我们今天要好好说说。张绣是我们之前说的张济的侄子,这个张济就是当时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军阀之一。后来张济打仗被杀死了,张绣就带领自己叔叔的军队,驻扎在宛城这个地方,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投降,可是投降没过多久,张绣就背叛曹操。关于这次张绣背叛的原因,史书上给出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张绣投降以后,曹操就娶了张绣的寡妇嫂子邹夫人。张绣就很愤恨,曹操知道张绣对自己不满,内心也怀疑起来,有了杀张绣的计划。结果被张绣察觉,张绣偷袭曹操。

说到这里我们讲一个事情,就是在秦汉三国时期,寡妇嫁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古代,男子是家里收入劳动的保证,没了丈夫,生活就很有问题。我们举个三国的例子,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个谋士叫荀攸,荀攸死得早,荀攸的好朋友钟繇就说了,“没想到我的好朋友这么年轻就病亡了,我现在要把你的妻子阿骛嫁出去,使她有个好归宿。”可见在三国时期,好朋友病亡了,还要想办法把好朋友的妻子嫁出去,所以曹操娶张绣的嫂子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很普遍的做法。

关于张绣背叛的第二种说法,是说张绣手下有个大将叫胡车儿,勇冠三军,曹操这个人特别爱惜人才,很喜欢胡车儿,就赏赐给胡车儿很多黄金。张绣怀疑曹操是想收买自己的手下来杀害自己,这才起造。

这两种说法我们现在都无法断定真假了,反正张绣当时是起造了,而曹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当时张绣表示要借道曹操的军营行军,张绣骗曹操说,“我们军车少,但是辎重太多了,带不了武器和战甲,请允许我们士兵身披战甲。”曹操就轻信了。

张绣的士兵全副武装进入曹操的军营,然后偷袭曹操。这场战役打得是特别惨,曹操当时骑着一匹宝马名叫绝影,被箭伤到脸和马足,曹操的胳膊也被弓箭击中,身受重伤。曹操的儿子曹昂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只身逃脱,但是曹昂和曹操侄子曹安民都死在这里。

曹操手下有个著名的勇士叫典韦,当时张绣投降以后双方大宴宾客,大家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只有典韦手持大斧头,一动不动站在曹操后面,曹操每到一个人跟前敬酒的时候,典韦就瞪着大眼,举着斧头盯着对方,张绣和他的部下没有人敢看典韦。

张绣反叛的时候,典韦为了保护曹操,守卫在营门,在阵前杀敌无数,以一当十,典韦手持长戟左右看杀敌军,一叉过去,就有十几支矛被击断。他的手下死伤殆尽,典韦也身受几十处伤,只得与敌人短兵相接。敌兵想上来活捉他,典韦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余的兵贼不敢上前。典韦又冲上前去突击敌人,杀死数人,这个时候典韦伤势加重,双目圆睁,大骂而死。敌人这才敢上前去,割下他的头,互相传看。

曹操逃脱以后,知道这个消息,痛哭万分,招募勇士偷偷把典韦的尸体偷回来,然后亲自为典韦发丧,在葬礼上痛哭流涕。以后曹操每次经过典韦的墓地,都要亲自用中牢的礼仪祭奠典韦。

曹操在宛城吃了打败仗,后来和张绣僵持了好几年。公元199年,当时曹操已经在前线和袁绍相持了,张绣却投降了曹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袁绍和曹操都想拉拢张绣,袁绍派遣使者要和张绣达成同盟,张绣本来想要答应,张绣身边一个重要谋士贾诩这个时候公然对使者说,“请你们回去谢绝袁将军,你们将军连兄弟都不能相容,怎么能容纳天下的人才呢?”张绣一听,吓傻了,“贾诩你怎么这么说话呢!”转过头去悄悄问贾诩,“哎呀,你看看你,这下我们怎么办啊。”贾诩说了,“不如我们投降曹操把。”张绣就不理解了,“现在袁绍强,而曹操弱,我们又和曹操有世仇,怎么能投降曹操呢?”

贾诩说道,“这正是我们要归顺曹操的原因啊。曹操奉迎天子,号令天下,这是其一。袁绍强大,我们现在归顺了,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人家不会看重我们。我们投降曹操,那是雪中送炭,曹操一定会看重我们的,这是第二个原因。曹操是有霸王志向的人,一定能冰释前嫌,况且曹操以恩德享誉天下,这是第三个原因。将军您不要犹豫了。”张绣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投降了曹操。

张绣投降的时候,曹操非常高兴,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绣的儿子,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赏赐给张绣二千户,这是个什么概念?曹操著名的谋士贾诩位至三公,也不过才八百户的封地,而大将军夏侯惇也不过二千五百户,张绣二千户的封地其实非常高了。

奉迎天子这件事情带给了曹操机遇,使得曹操能够征召天下的人才,而四方的诸侯也慢慢归顺,马腾、韩遂排遣质子,孙策结为亲家,而张绣也在公元199年投降曹操。可是奉迎天子这件事情啊既有机遇,也会有风险,那么曹操到底从奉迎天子这件事情上又遇到了什么危险呢?

“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就是风险。曹操在奉迎了汉献帝之后,一开始其实形势并不乐观,北方有强大的袁绍,东方有袁术和吕布,南边有刘表和张绣,每一个人都居心叵测,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是没有办法将权力给汉献帝。汉献帝从开始做皇帝起就没有一天掌握过实权,可是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已经成年了,已经想要夺取权力,这就和曹操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也给曹操带来了危机。公元200年初,发生了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记载太过于简单,以至于没有什么细节,《后汉书》是这么说的,董承等人接受汉献帝的秘密诏书要诛杀曹操,事情被暴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所杀。而《三国志》的说法是,董承等人只是声称有皇帝诏书,这个诏书是不是真的皇帝写得并不清楚。这个事情的具体过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曹操奉迎汉献帝重新建立朝廷之后,汉献帝在曹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采取了暗杀曹这样一个行动。

这样一个行动使得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完全破裂,但是面对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汉献帝,曹操的态度是什么呢?一个字,躲。曹操后来在平定北方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都城许昌迁到邺城,远离汉献帝。作为汉献帝的臣子,你不可能杀了皇帝,但是待在一起又太危险了,那么怎么办呢?只能躲开。

曹操从此之后,很少回到汉朝的都城许昌,每次出征,都是回到自己的封地邺城,比如赤壁之战之后,潼关之战之后,曹操都是回的邺城,平时也都待在邺城,减少和汉献帝接触的机会。

曹操奉迎汉献帝,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曹操在这一阶段把握了机遇,躲过了风险,逐鹿中原。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