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飞行战队(第2版)

第98飞行战队
部队代号:靖21203
飞行分科:[重爆]

四式重爆“飞龙”,第98战队
使用机种:
イ式重爆(菲亚特 BR.20)、九七重爆、四式重爆“飞龙”

イ式重爆(菲亚特 BR.20)

九七重爆2型,第98战队

四式重爆“飞龙”,第98战队(图1)

四式重爆“飞龙”雷击型,第98战队(图2)

四式重爆“飞龙”雷击型,第98战队(图3)
部队徽标

九七重爆时期


部队史
1938年
8月15日,由上海、王宾的第3独立飞行中队、第15独立飞行中队为基干改编,隶属于第四飞行团。
11月10日,移驻汉口,进攻中国内地。
1939年
3月18日移驻杭州,将第3中队转出,编入第60飞行战队。
7月10日,移驻奉天(沈阳)。
11月,移驻敦化,变更机种。
1940年
3月,重建第3中队。
8月,移驻海南岛海口,攻击桂林。
10月,返回敦化。
1941年
6月,换装九七重爆2型。
8月,在南苑展开。
以运城为基地,空袭重庆,兰州。
12月4日,移驻印度支那(现越南)西贡,隶属于第三飞行集团,准备开启太平洋战争。
参与掩护运输船、空袭马来半岛。
1942年
1月10日,在马来瓜拉吉底(Kuala ketil)展开
3月,移驻泰国北榄坡府(Apaporn Nakornsawan),对缅甸作战。
8月,换装新轰炸机,一部分移驻岐阜。
9月,移驻泰国廊曼机场,派遣1个中队前往缅甸塔波。
12月,前进至马来半岛双溪大年,参与进攻加尔各答(印度)。
1943年
5月,前往腊班,参加缅甸作战。
10月,在马来半岛双溪大年集结,空袭加尔各答(印度)
1944年
2月,移驻鹿屋。
2月22日,编入海军第五航空舰队指挥下,展开雷击训练。
6月,在丰桥海军基地换装四式重爆“飞龙”。7月返回鹿屋基地。
关于雷击型Ki-67 四式重爆 “飞龙”
1943年12月开始,日军将制作中的四式重爆飞龙尝试改装为具有对海攻击能力的雷击机。
1944年3月,两架“飞龙”雷击原型机被交给海军横须贺航空队进行测试,测试飞行员酒井英夫少佐和大塚隆明大尉的进行了300次以上的空投鱼雷试验,最终改进完成,正式量产,总产量百机以上。
根据陆海军的协议,第7战队和第98战队最先装备雷击型四式重爆,接受海军的对海攻击训练。
因为日本陆海军使用不同的通讯密码,因此第7战队和第98战队的雷击型飞龙使用海军侦察、领航员与无线电员,使用海军密码通讯和海军式的分区定位方式飞行。这两支陆航部队因此也住进海军宿舍吃上了海军伙食,不过训练是辛苦的,他们必须经过洋上航法、仪表飞行、夜间起降、对舰攻击、鱼雷攻击等科目的理论学习和模拟实战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陆航对海飞行员。
1944年8月末,第98飞行战队27个机组训练完成,与第7飞行战队一同被编入海军762航空队。
10月10日~14日,在台湾航空战中损失全部飞机。
10月12日,美军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为了登陆作战开始压制菲律宾附近的日军机场,空袭台湾。第98飞行战队的21机飞龙前往冲绳北机场展开。
傍晚6点,接触照明队8机率先起飞,之后起飞高桥太郎少佐是雷击队的12机。
当日的袭击中照明队的8机全部损失,雷击队损失3机,合计11机。部分雷击队因返航燃料不足而迫降在中国和台湾。迫降中国的小林英雄中尉机组被中国军民全员击毙。而迫降在台湾的机组次日遭到美军舰载机空袭,又损失3机。
13日,第98飞行战队因为装备雷达的接触.照明队已经全部损失,日军无法继续夜间攻击,剩余16机于傍晚起飞攻击美军特混舰队,雷击队分为3组,从美军舰队的左中右三个方向进行鱼雷攻击,当日战斗中被击落击毁12机。这支日军训练半年的夜间雷击战队仅仅在两天的战斗中就损失了四式重爆“飞龙”26机,仅剩下战队长高桥太郎少佐座机(726号)、和齐藤敢大尉机(508号),真应了一句老话“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1945年
2月,移驻大刀洗,编入第二十七飞行团。
3月,参加冲绳战役,在大刀洗、宫崎、鹿屋、新川、小松、大邱、郡山机场移动和作战。
3月17日夜,九州南方巡逻机发现美军大舰队,第98战队再次对美军舰队发起夜间雷击。这次吸取上一次战斗的经验,飞龙机编为3机一个小组,长机配备雷达和照明弹,发现敌舰之后,长机投掷照明弹引导僚机发起鱼雷攻击。
宫崎的第7战队当晚派出11机,鹿屋的第98战队派出12机,第7战队号称命中3雷,击沉战舰1,巡洋舰1,第98战队号称击沉一艘航母,一艘战舰和一艘巡洋舰。
19日夜,第98战队出击9机,损失3机。
20日夜,第98战队出击8机,损失3机。
3月25日夜,美军炮击冲绳,日军发动天一号作战,用887架陆军机,857架海军机发动进攻。
7月1日,脱离海军第五航空舰队指挥,编入第二十一飞行团,移驻儿玉。
8月15日,战队成立7周年之际,日本帝国投降,第98战队就地解散。
编成与解散
◆编成/1938年8月15日,上海
◆解散/1945年8月15日,主力・儿玉
历任指挥官
第3独立飞行中队
岛谷享大尉(1937年7月~1938年3月);
二井卓大尉(1938年3月~1938年7月);
第15独立飞行中队
泷升中佐(1937年9月~1938年3月);
田中倭人大尉(1938年4月~1938年7月);
野本重男大尉(1938年7月);
战队长
服部武士大佐(1938年8月~1939年2月);
吉田喜八郎大佐(1939年2月~1940年3月);
林勇藏大佐(1940年3月~1941年6月);
臼井茂树大佐(1941年6月~1941年12月战死);
大阪顺次中佐(1941年12月~1942年6月);
楢崎五百刀中佐(1942年6月~1943年1月);
前野荣吉中佐(1943年1月~1943年10月);
松村静马中佐(1943年10月~1944年2月);
高桥太郎少佐(1944年2月~1945年3月);
宇木素道少佐(1945年3月~1945年8月战败投降);
第1中队长
二井卓大尉(1938年8月~1939年2月战死);
堀川正三郎大尉(1939年2月~1940年4月);
渥美光大尉(1940年4月~1942年6月);
原忠夫大尉(1942年6月~1943年2月战死);
小川正二大尉(1943年2月~1943年10月);
吉川武雄大尉(1943年10月~1944年10月战死);
土井利少佐(1944年10月~1945年8月战败投降);
第2中队长
野本重男大尉(1938年8月~1939年2月);
石桥辉志大尉(1939年4月~1940年3月);
塚田清大尉(代理,1940年3月);
儿玉正人大尉(1940年3月~1942年8月);
长田利夫大尉(1942年8月~1943年5月);
西尾常三郎大尉(1943年5月~1944年2月);
濑户轸次大尉(1944年2月~1944年10月战死);
齐藤敢大尉(1944年10月~1945年8月战败投降);
第3中队长
柴田近大尉(1938年8月~1939年1月);
松山武夫大尉(1939年1月~1939年6月);
石桥辉志大尉(1940年3月~1940年12月);
柴田勇治大尉(1940年12月~1941年12月);
清水千波大尉(1941年12月~1942年6月);
御牧勇二大尉(1942年6月~1942年7月战死);
清水千波大尉(1942年7月~1942年10月);
田中金治大尉(1942年11月~1943年8月);
西村守雄大尉(1943年8月~1944年2月);
富永义夫大尉(1944年2月~1944年10月战死);
野添淑郎大尉(1944年10月~1945年4月);
中原健夫少佐(1945年4月~1945年8月战败投降);
战队王牌
未发现该战队有王牌~
~(完)~
2020年2月,第1版
2023年8月,第2版,根据新资料(伊泽保穗的《陆军重爆队》)修改了历任指挥官。
上期内容:第95飞行战队
下期预告:第101飞行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