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元宵节1天播放13小时广播,“扰民式”宣传只会适得其反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月12日,湖南澧县四马社区一居民发视频称,社区频繁播放宣传广播扰民,该居民称,广播从早上7时播放到晚上8时多,长达13个小时。
2月14日,记者从四马社区居委会获悉,系元宵节期间放广播宣传禁燃烟花爆竹,元宵节过后广播已不再播放,对受广播困扰的居民表示抱歉。(据2月14日新京报)


元宵佳节的气氛本应是欢乐祥和,喜气盈门的,但从该居民发布的视频来看,都已经入夜了,机械冰冷的广播声依然回荡在小区里,让人感觉十分紧绷,节日氛围大打折扣。
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是应该宣传的,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但是这样的广播,在节日期间一天不同时段滚动播放四五次,就已经足够达到宣传效果了,实在没有必要连续13个小时对居民的耳朵进行“轰炸”。这种不管不顾、生硬刻板的宣传方式,严重扰乱了居民的生活安宁,忽视了居民的基本权益,也反映出当下部分社区管理理念的误区和治理能力的不足。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位,本应带头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但长时间、高分贝的广播宣传,本身就涉嫌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这种“以违法手段推广政策”的做法,反而会扭曲政策的真实善意,激发老百姓的抵触情绪,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禁燃工作的确很重要,但宣传方式应当讲究技巧和艺术。简单重复的广播不仅容易引发居民反感,还会造成“狼来了”效应,使真正重要的信息也难以引起重视。社区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只会依赖最原始的宣传手段,机械重复、强行灌输,其实也是一种“庸、懒、散”。
要真正做好禁燃宣传工作,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册、组织社区活动等柔性方式,让居民理解禁燃政策的意义;可以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推送,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可以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禁燃措施。这样才能既达到宣传的目的,又不至于扰乱和谐有序的生活,让大家不光听得见,还能听得懂,听得进去,并且落实在行动之中。
良好的社区治理应该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尊重居民的基本权益和生活习惯,让维护公共安全、创造和谐环境成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的双向奔赴,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和要求。哪怕是再小的事,如果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不容马虎的大事。管理者一定要摒弃“完成任务至上”的思维,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治理能力。只有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政策执行与居民利益的平衡点,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