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人,懂得向这三种人低头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希腊的时候,有人故意为难苏格拉底:
“你既然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笑笑,毫不迟疑地说:“三尺。”
那人听之大笑,取笑他说:“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我们这5尺高的身体还不得把天戳个窟窿?!”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 所以,人要懂得低头啊。 ”
在这处处以标榜、张扬、炫耀、浮躁的喧嚣当下,懂得低头,更是一种胸襟,一种智慧。

1
抬头需要底气,低头更需要勇气
一个懂得适度低头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明白什么叫成熟,什么应该争,什么可以让。
成熟的稻谷,弯腰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低头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丢脸、丢面,是作践自己自尊、士 可忍孰不可忍的行为。
殊不知,适时的低头,不是放弃做人的尊严,也不是承认自己的无能。
而是一种审时度势,一种大胸襟、大格局、大智慧的彰显。
低头也是一种谦和容忍。原谅他人的过错,不与人冲突,低一次头,就不会惹麻烦上身。

古人言: “ 平生不做圆软态,此是丈夫;能软而不失方刚之气,此是大丈夫。 ”
如果能够让一家和睦、让争执平息、让生命安全......可以避免很多无所谓的时间、成本、甚至生命的牺牲。
适时的低头,才是智者之举。

2
向家人低头,是一种智慧
家是讲爱的地方,凡事真的不必非得争个谁对谁非,更不必有什么自尊心作祟。
说到爱人,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个成语叫做亲密无间。
也就是说在很多人的思想当中,所谓亲密关系是没有界限的,越是没有秘密,越是亲密越是关系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所以导致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最坏的脾气留给自己的家人。

我见到过有一位男士,他在外面非常绅士,对谁都会笑脸相迎,比如说开车的时候,如果车上坐有一个旁人,他的路躁症就会完全消失,即使前面有人加塞,他也会笑着说,这个开车的人素质真不好。
但如果是他的老婆坐在副驾驶,前面有人不规范开车,他就会伸出头去辱骂对方,会对自己的老婆抱怨,这些人的素质太差。
又有多少人,在吵架的时候,觉得非得压倒对方、场场 占上风才肯罢休。
小心赢了理,输了情。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适时地低头。
向家人低头,让家庭更和睦,向爱人低头,让感情更长久。

著名导演李安,在国际上拿奖拿到手软、声名显赫。
按理说这样的人,在家里不供着,也得尊着,然而不尽然。
这个在外光鲜靓丽的大导演,在家却买菜、做饭、做家务、时刻要听老婆的话.......做着很多人觉得不够爷们儿的事。
难道趾高气昂、颐指气使才算爷们儿?

硬汉吴京的答案却是: “ 我并不觉得服软就不是爷们了,男人嘛,就应该是这样,女人是要被呵护的。 ”
同样,张爱玲也曾经说: “ 善于低头的女人,往往是厉害的女人。 ”
在家里,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 低头不是怂,而是爱,是更爱。
因为爱,愿意先退一步。
因为爱,愿意用低头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这份爱。
向家人低头的人,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3
向比自己优秀的人低头是一种胸襟
人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比才华卓绝、能力超群更重要的是虚怀若谷。
这个世界上,能掌大局的往往不是技术最好、最有能力的那个人,而是能容人、懂得适时低头之人。

真正有大将之风的人,懂得向比自己优秀的人低头。
在低头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人家是怎么成长的,人家是怎么样变得如此优秀的,在低头的过程中这才是我们的收获。
但是有的人对优秀的人心存妒忌,给人家使绊子,最后即使人家被你拖垮了,你得到的又是什么,你不过还是原来那个不优秀的你,所以只有低头虚心学习,你才有可能去超越比你优秀的人,你才能够让自己有进步。
一代霸主刘备,其实相比较他身边的能人,他的才华可谓不值一提。
但是正是因为他肯于低头,能够放下姿态,才招揽了一大批的奇人异士。
为其效犬马之劳,才有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代名臣曾国藩,复出之后急需左宗棠的辅助。

可当时自己退出时,左宗棠带头长沙官场骂他虚伪、自私无能、临阵脱逃、枉顾忠信诚义,想想就简直让人不可忍、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思及左宗棠是一个古今少见的将才。
为更长远的将来,他最终想明白了,并选择了低头。
他亲自步行至左宗棠府邸,竟然自己先诚意开始了道歉。
这样的胸襟难能可贵,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顺利剿灭叛贼。

曾国藩后来感叹: “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
需要低头时就放下姿态,因为承认别人的优秀不丢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才是真正的无知。
向比自己优秀的人低头,往往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4
向小人低头是一种豁达,一种明智
古人云,不与小人计高下,不与傻瓜计长短。
有一种人,蛮横无理、小人嘴脸,跟这种人计较、掰扯,你就是自寻烦恼。
还不如低头,淡然转身。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浪费时间于这样的人身上。

小人和常人不一样,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睚眦必报,狡猾如狼,让人防不胜防。对待小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跟他们计较。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不得罪小人,能够避免很多纠纷和麻烦。学会在小人面前低头,才能远离是非,过好生活。
宁与君子论短长,不与小人争高低。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向狡诈的小人低头,说明内心越来越强大,不屑于与小人计较和纠缠。

明代的王阳明在心学体系上有所建树,他创立了响彻千古的“阳明心学”,成为后世学习借鉴的榜样。王阳明心学认为,任何习惯都是由心而生的,只要是你内心接受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因此, 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必须要从内心做起。
王阳明心学提到低头忍让是一种胸怀和度量,能低头忍让的人,是内心强大而有力量的,这是具有大格局的表现。
适时向小人低头的人,是一个睿智的人。

5
见过苗家人的房屋吗?极富特点
这种特点有没有引人深思呢?
在一个不太大的房间里,却有着几十个很低的房檐和门槛。
如果背着偌大的沉甸甸的背篓穿行时,很容易被碰头或绊倒,很多人没少挨磕、跌跤。
所以,人们就总结出一个窍门,一辈辈传下来: 要想在这样的屋里行走自如,就必须:低头但不能弯腰。

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碰撞,看清脚底不被绊倒,而不弯腰却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负重。
这难道不像我们的人生旅途吗?
一道道门槛屋檐,仿佛是一生中要面临的一道道沟沟坎坎。
当我们总不免会磕磕碰碰时,最好的智慧就是:头要低,腰要挺。

我们生命里的房檐和门槛太多太多了。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的碰头,摔跟头。
后来,我们长大了,父母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低头,遇人遇事先要低三分头,处处忍让。为的只是少一些麻烦,少一点伤痛。
顺境时低头,是一种谦逊,一种格局;逆境时能低头,是一种韧性,一种韬略。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屈”,“屈”并不是一种贬义的意思,反而是一种大智慧、大道理。当你学会在这三种人面前低头,你会走得更远。
低头,是一种大智慧。
愿你我习得低头的智慧,抬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