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要清廷庚子赔款,却要求清廷每年派百名学生赴美留学,为何

纵观我国的近代史,可谓是充满了屈辱,最令人难忘的是120年前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最后迫使清政府同多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美国所得赔款本息相加共计5300多万美元。1904年底,美国国务卿约翰谈到庚子赔款数目太大,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便借机表示,如果美国选择退还庚子赔款,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中美民间敌对关系,更有利于美国商品打开中国市场。

清政府与多国签署《辛丑条约》
听完梁诚的话之后,约翰陷入沉思,久久不语,仿佛心中在酝酿着什么。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看,可谓是内忧外患,巨额赔款让清政府的财政陷入枯竭,多个外部势力仍然对中国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担心清政府倒下而自己失去控制中国的机会,如果将退款作为“诱饵”,继续与清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美国才能够长期获益,甚至还能为以后进一步控制中国做出铺垫。

美国开始打起了强盗算盘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清朝每年都会向日本派遣很多中国留学生。如此一来,不少美国人深感不安,认为日本培养的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国后,一旦劝告中国仿效日本,清朝将被日本控制。当时一些美国人认为,美国要想在中国各领域获得最大利益,必须要考虑从教育中国的年轻一代做起。这种方式与战争相比,将更有利于美国在商业领域获得持续性的胜利。因此不难看出,美国的这种强盗算盘打得是多么的精细。

美国要求清政府每年派100名留学生到美国
1908年12月31日,美国政府表示将从当天开始退款,对于这些退款的使用,美国还提出一项规定,要求从退款的第一年开始,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他们的留学费用从退款中扣除。也就是说这些退款并没有回到清政府手中,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被美国利用了而已。当时根据美国的计算,连同利息在内的退还金额为2972万美元,分32年完成退还。

退款的部分用来建起了清华学校
这种“先赔后退”的方式让美国完全掌握着这批退款。此外,双方还达成协定,这批退款除用于派遣留学生外,剩余的部分退款将用于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一所留美预科学校,而未用完的退款将被当作清华基金,交由美国外交部掌管。当时这所学校被命为“清华学校”,被看作是如今清华大学的前身。这所学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提前熟悉课程,以免到达美国后难以适应。

清华学校内的中美教员
当时清华学校内的教员分为两种,即美国教员和中国教员。美国教员大多为刚毕业大学生,毫无教学经验,但中美教员的待遇却相差极大,美国薪资为160美元,而中国教员仅为几十银元,差距可想而知。在校学生所学的所有文化处处透露着很深的美国影响,基本上都是美国本土文化,甚至直接教育中国学生热爱美国,连学生的课本上都印刷着美国的星条国旗,这种赤裸裸的文化入侵深深地刺痛了每个国人的心,而当时腐败的清政府却表现的无能为力。

从清华走出的各大优秀人才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庚子赔款代表了我国近代发展的屈辱史,令国人悲愤不已,感慨万千,深深地刺痛着每个国人的心。被送往美国留学的孩子们虽然学习到了美国先进的经验和想法,但面对思想落后,腐败不堪的清政府,他们即使想回国报效也未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创办的清华学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为中国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他们为日后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意义之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