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开的社区食堂,为何成了年轻人爱的“小饭桌”?

环球网
2023-03-25

本文转自【江苏新闻】;

社区助餐点,是政府托底、服务老年人的一种便民举措,老人年纪大了,买、洗、烧都不方便,到社区食堂吃还便宜,政府有补贴,可选的花样也多。江苏有4000多家助餐点遍布全省各地,今年还将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

在现实运营中,越来越多的助餐点把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社区居民。面对城市里数量庞大的餐饮店以及发展迅速的外卖服务,社区食堂运营得好吗?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呢?

味美价廉

年轻人也爱社区助餐点

蔡娜和老公是宿迁人,2020年带着两岁的儿子来到南京打拼,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怀孕两三个月时,蔡娜出现了明显的孕期反应,闻不了油烟味,吃饭成了难题。

去年10月,他们居住的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社区的栖彩食堂开业,成了蔡娜固定的就餐点。

虽然食堂告示上写着11点开始供应午餐,但10点多就已经有不少居民前来等待打餐。

栖彩食堂每餐都会准备九样菜供居民选择,蔡娜点了她最喜欢吃的酸菜鱼。

“晚上有的时候来不及烧饭,也会带孩子在这儿吃,烧一顿大荤还要几十块钱,在这边二十块钱左右就能搞定。”蔡娜说。

当天午餐时间,前来栖彩食堂用餐的老年人约有二十个,年轻人十二个 。虽然年轻人在这里用餐不享受民政部门的补贴,但是因为菜品味美价廉,对他们仍有一定吸引力。

“比外面要便宜好多,试试看,又挺好吃的,就在这边吃了。有的时候同事会让我们带,因为可以打包。”食客说。

“我们尧石二村是一个典型的厂区社区,老龄人口多,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基数大,我们就开了这个食堂,后来发现,总体上来讲,年轻人越来越多。 ”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栖彩食堂运营组织主任 黄秀丽介绍。

竞争激烈

社区助餐点的运营难题

早上九点多,南京市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银发助餐点的厨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当天的午餐。

别看只有七个菜,工作人员要忙活三四个小时。因为这里相当于一个中央厨房,要为秦淮区内的八个银发助餐点供餐。菜品完成后,厨师立即化身外卖员,为周边助餐点送餐。

增一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2019年开始承接社区养老助餐服务。负责人王乾表示,他们每天供餐约一百份,每份餐平均售价15元左右,利润微薄。

“压力确实大,目前只能做到持平。”王乾坦言。

十点半左右,陆续有人前来用餐,在这个助餐点,五十岁以下的算是稀客。为了拓展客源,王乾尝试通过微信群发菜单的形式进行宣传,秦淮区民政局也鼓励承接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持政策都是有的,但是政府的资金只是起一个推动促进的作用,未来还是要靠它自己来发展,来拓宽它市场的空间,包括扩大老年人的覆盖面,来做这样的工作。”南京市秦淮区民政局副局长杨颉说。

公益与盈利之间

寻求生存之道

社区食堂具备公益属性,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做到可持续经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中山路社区,一家社区食堂结合当地情况,试图在公益与盈利之间探索出生存之道。

这份餐,一大荤一小荤加两个素菜,6块钱。

“反正为老人服务,晚上可以正常营业的,再补贴一点还是行的。”餐饮店老板娘李向琴说。

找餐饮店合作运营银发助餐点,将其发展成社区食堂,是中山路社区和社会组织在2020年共同探索出的新模式。

“现在物价上涨得还蛮厉害,单单买食材,然后去花人员成本,肯定已经高出我们售卖的这部分价格了,所以我们跟餐饮店合作,减免餐饮店的房租,一年也会有大概几万块钱节省下来,这部分钱刚好帮我们用到助餐这块,整体是双赢的状态。”南京市溧水区恒宇养老服务中心驻中山路社区社工高文路说。

运营两年多来,这家社区食堂因为经济实惠、菜品可口,受到社区居民欢迎。那么,这种模式是否具备可复制性呢?

“最重要的就是人流量,然后整体交通便捷情况,同时肯定还是需要有社区或是街道的支持,如果说是城市社区这一块儿,我觉得还是可以去做推广的。”南京市溧水区恒宇养老服务中心驻中山路社区社工高文路说。

“我们也可以引进餐饮公司进入社区,这个也要根据小区的位置、大小,小区周边中低端中式快餐的情况来决定,选择不能盲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张春龙说。

社区食堂的存在,能够让居民在家门口“吃好饭”。它具有公益属性,但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倾听社会与居民的意见,考虑受众规模、年龄层次等,根据社区特征去制定运营策略,而不是大规模复制推广。一件好事要做好,需要进行认真且长远的规划,才能落在实处。

对此,你怎么看?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