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为何各国还是主要装备栓动步枪,而不是半自动步枪?
二战爆发的时候,半自动步枪其实已经诞生好几十年了。而在二战的那些军队里面,多数国家都还是以栓动步枪为主。而那些半自动步枪哪去了?为什么只有少部分几个国家装备了半自动步枪?
二战中,主要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是美国,用的加兰德,苏联用的SVT40,德国用的G43。除了这三家之外,别的国家主要都是拉大栓。
之前很多人讲,没装备半自动步枪,是因为栓动步枪生产线是现成的,因为栓动步枪存量大,因为战时武器紧缺,来不及生产,所以不装备、少装备半自动步枪。这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细想想,英法德美苏这些国家的军队并不是八路,面临缺枪这个问题么?
实际上,二战中涌现出来的新枪有一大堆,PPSH41、PPS43、M3冲锋枪、斯登冲锋枪、MG42机枪等,都是二战中诞生的枪械,这些枪都得单开生产线。上面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
而且,最直接的是,德国的G41、G43,这两个半自动步枪,也都是二战中的,打的火热的时候生产的。苏联的SVT40,虽然是巴巴罗萨计划之前诞生的,但是也是在战争中开生产线大量生产的,还生产了160万把。也就是说,原因不可能是来不及开生产线。
武器装备使用得少,没大量装备,无外乎两个原因,枪有问题、没能力生产。排除了没能力生产,那就剩下枪有问题了。半自动步枪那会儿所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的,是那个时期半自动步枪多数都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看美国、苏联、德国的半自动步枪。
美国装备的数量是最多的,但是加兰德步枪正式定型下到部队,时间并不早。1936年定型,1937年服役,这会儿服役数量也非常少。这个服役数量少,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枪有问题。当时的加兰德用的是枪口集气式,结果服役时间一长,出了一堆问题,在1939年被召回,要求重新设计。到1940年的时候,加兰德变成了后来的长行程活塞原理了。然后开始陆续装备部队,陆陆续续的换装。美国参战很长一段时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在和鬼子对着拉大栓,这也是产量不够的原因。
而苏联的半自动步枪服役的也不少,就是SVT40。这枪从名字就可以看到了,定型时间是1940年,这会儿二战已经爆发了,第二年战火已经烧到苏联境内了。之前选型的时候,还是SVT38,SVT38基础上进行优化,才有的SVT40。至于为啥优化,还是因为这枪有问题,卡壳、掉弹匣这些问题。
而德国的G41半自动步枪,这枪的祖师爷是Bang步枪,嗯,对,枪口集气的原理。这原理就是有问题的,虽然能通过枪口集气去驱动活塞运动,但是问题也是多,枪口特别容易脏,枪口脏了,故障就一个跟着一个来了。后来有了G43,G43主要还是抄的SVT40的短活塞,这会儿已经是1943年了。
从上述几把枪来看,半自动步枪在二战爆发前,都是有问题的。这几款枪是二战中使用最多的几把半自动步枪,但是时间都相对靠后。苏联的SVT38、SVT40,美国的加兰德,都是和战争爆发差不多的时间服役的,而且战争爆发的时候,这枪都还在进行改进、优化。
实际上,这些主要参战国,在二战爆发前,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半自动步枪的,就连美苏德这几个主要参战国的半自动步枪都还在进行修改,别的国家更是难说了。
一战前后的半自动步枪,多数都是自由枪机、半自由枪机的原理,比如温彻斯特1905,这类自由枪机原理只能打.32、.35WSL这些子弹。自由枪机没有刚性闭锁,打一些大弹,膛压过大的时候进行抽壳,会导致抽断壳的情况。自由枪机只适合打一些小弹,手枪弹什么的,全威力步枪弹没法打。而半自由枪机的,比如毛瑟1915,这货也不行,延迟后座的闭锁槽造成可靠性不行。
法军在一战前用的A6、C6这两个步枪,用的原理都是枪管长后座原理,这种原理导致结构极其复杂,并且特别影响精度。而后法国人又采用了RSC M1917,虽然是个导气式,可靠性依旧渣,到一些沙土里面就废,并且枪导气孔打一百发就得拆下来清理一次,后来法国人干脆改成了栓动步枪。
二战之前的半自动步枪,虽然是有,而且品类繁多,但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可靠性渣,可靠性渣的枪,是不能发给部队的。二战中装备的那几款半自动步枪,也都是二战爆发之时,技术才达到成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