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聚集的重庆大厦到底多危险:中国女游客被搭讪邀请出游

苏丹卿
2018-12-09

如果说广州的广园西路是黑人社区的话,那么香港的重庆大厦无疑是印度人(据说巴基斯坦人也很多,以及其他国家住客)的小天堂,尽管汇聚着许多廉价宾馆、商店、食肆、外汇兑换店及其他服务行业。

但对于中国游客而言,那里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曾经一个北京女游客因住在重庆大厦而被印度人侵害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这顿时使重庆大厦再次蒙上了一层令人畏惧的神秘面纱。

但在昔日,这座大厦却被王家卫拍得如此浪漫、文艺。也许很多人对重庆大厦仍是陌生,但若提起《重庆森林》怕是没几个人不知道的。在北京女游客被侵害之前,重庆大厦至少还是一个游客去香港必打卡之处,尽管在此之前,它仍是个灰黑地带。

即便这里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整修,安装了许多摄像头、环境和治安相对改善不少,但女游客被侵害事件令人“谈重庆大厦色变”,中国人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习性难以更改,重庆大厦早已不是王家卫镜头中的浪漫与文艺,或者说浪漫只是虚构的假象,真实的名声狼藉却潜藏其中。

1961年建设之初,重庆大厦还是一座高档建筑,常有英国的高级军官和香港本地明星出入此地,据说周慧敏就曾住在这里。但在60年代末,受越南战争的影响这里成为了美国官兵寻找妓女的主要场所,为此这座原本高档建筑的大厦变成了一处卖淫窝,毒品和贫穷从而衍生。

时至今日的发展,大厦越发衰落。尽管它的名气很大,但基本负面累累,许多香港本地人眼里对这座大厦是这里的底层世界,是“贫民窟”,它不属于香港,它只是位于香港。

一楼基本是商店、食肆、外汇兑换店等、二楼以电子产品为主,再往上去多是旅店宾馆。全香港最便宜的住宿大概都在这里了,虽然中国游客多不会住进来,但欧美背包客依旧喜欢这里,有些来自日本的背包客更把重庆大厦探秘作为香港旅游行程中足以炫耀的经历。可见在中国人眼里的危险地带在他们看来是一次多么冒险的探秘。

对我而言,也是充满冒险之旅。在香港待了6天,一直纠结要不要走进这栋大厦,尽管它名声狼藉,也清楚这里是非不断,出没着形形色色意图不明表情暧昧的人群。但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勾起我的好奇心。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但若不去探究,心口的猫一直在抓痒。

就像是我在印度游历的时候,一边恐惧于索纳加奇的阴暗面,一边好奇于亚洲最大妓院的真实状态。世界之大,美丽风景之外尽是人性的残酷,也是人性的温暖。

走进大厦,一股浓浓的只有印度人身上的气味弥漫开来,由于我曾在印度游历一个月,对于这样的味道再熟悉不过。比起女伴的“畏畏缩缩”,我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游客,背着包,举着相机,很快就引起大厦里这些外籍人员的注意,面对他们热情的搭讪和打招呼,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以印度人为主。

不论是我举起相机拍照,还是询问一些信息,他们的热情充满了些许诡异,比起一个印度男人送来一杯姜茶,另一个印度男人突然提出一起游玩香港的邀请令我惊诧。

相对二楼(其他楼层没去前往,同行女伴一直心惊胆颤)的冷清,一楼十分热闹,有特色的印巴风味餐馆,价格很便宜,一块油炸面粉馅饼10港币就可以买到10个,这与大厦外面的高消费局面俨然是两个世界。当然五花八门的店铺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但也教人“不屑”:有衣裤鞋袜、首饰、音响、电话、工艺纪念品等等,虽然廉价,质量不言而喻,但也反映了香港对多元文化包容的宽度性。

为此,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这座大厦的话,也许危险和混乱也是一种文化象征。由于没有深入其中,更是没敢在这里住宿一晚,大厦的面貌究竟是何种模样,想必比我目前所看到的更是丰富,潜藏的混乱性自然难以想象。

只是大概所有人都遗忘了它曾是英国军官和明星出入的高档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卖淫、毒品、凶杀、抢劫、强奸等等。王家卫镜头里的浪漫,想必谁也不会买账,但所有人都会惊叹,如此之地竟会如此文艺。且不论这是一个导演的厉害之处,就重庆大厦的昏暗、迷离、人员冗杂而言,不管如何整修改善,至少中国游客是望而生畏,匆匆走过。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