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的高射速是怎么做到的?放到现代步兵班为啥就是落后的机枪?
这1200发每分钟的射速,在当时是独树一帜了,所有步兵机枪里,MG42的理论射速都是最高的。而且,基本是当时常见的机枪的二倍射速。那么,他这高射速是怎么做到的?别的机枪做不到么?答案肯定是能,但是没意义。
武器连续射击,射速快慢取决于动作快慢,动作加一起:装填、闭锁、击发、开锁、抽壳、抛壳、复进、装填、击发......然后在这几个上面去做文章,这些东西加一起的速度快了,理论射速自然就快了。
MG42用的原理是管退式+滚柱闭锁,相比于其他导气式枪械,这套原理上,在加强射速方面,是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
滚柱闭锁原理是在机头上面有两颗对称的滚柱,可以向内合拢,也可以向外撑开。枪管节套上面,有两个对称的闭锁槽,和两个对称的闭锁滚柱是相匹配的,滚柱就是卡在这个闭锁槽内完成闭锁的。
子弹击发后,枪管向后进行后座,这会儿枪管和枪机依旧相连,还是闭锁状态。等枪管后坐到位,遇到定位斜面,枪机仍旧在向后后坐,后坐的同时,定位斜面向内挤压两个滚柱,将滚柱从闭锁槽内挤出,这会儿枪机和枪管节套完成脱离,完成开锁。然后抽壳抛壳、复进、装填。装填的时候,机头进入枪管节套后,闭锁滚柱到达闭锁槽位置,失去了向内挤压的力,迅速撑开,完成闭锁。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MG42闭锁、开锁的动作非常简单,只需要闭锁滚柱撑开、合拢就能完成。相比较于其他机枪的枪击旋转闭锁、卡铁起落闭锁,MG42的滚柱闭锁动作要少,动作少了,自然就节省了时间。
另外,MG42的枪管上还有个助退器,这也是帮助MG42加强射速的装置。射击的时候,气体进入助退器的气室内,将枪管向后推,本身这就是个管退式的机枪,外加一个向后推枪管的力后,枪管后坐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枪管后坐的速度快了,射速自然就提上来了。
为啥MG42要这么高的射速?射速高,意味着扣一次扳机打出去的子弹多,打出去的子弹多了,子弹散布的面积就大,命中的概率就高。这点可以参考毛子的AN94,两弹变一弹,一弹顶两弹。MG42是试图通过射速,增加射击的打击面,去增加杀伤效率。
上次拿M249去类比MG42,很多人不满,开始说:MG42是通用机枪,应该对标M240才对。话说的没错,但是问题在于,MG42是一个编入步兵班和重机枪排的武器,放到步兵班里,MG42就是一挺班用机枪,而不是通用机枪,步兵班也是不配发重机枪三脚架的,曾经配发过高射机枪支架,后来也取消了。MG42的重机枪支架,只配发到重机枪排。
既然作为步兵班的武器,那考虑其先进与否,就要结合步兵班的场景来考虑问题。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机枪和二战的固定化思维就是:前面几千人密集阵型冲锋、阵地上架着机枪扫射。很多人就以此来论证:MG42高射速非常有效。这就相当于是自己预设了一个场景,然后限制在这个场景里面了。
上篇文章里有人说,不同场景用不同的兵,不同的兵配不同的枪。这是一个大环境,区分出来防化兵、工程兵这些兵来。而作为最基础、用途最广的步兵班,不可能只考虑一个场景,也不可能只限制在一个场景内。阵地防御你可以打,巷战不打了,换枪?进攻不打了,换枪?换一拨人打?可能么?不可能。你一定要综合考量之后,得出一个中和的结论。
实际上,人海冲锋这种作战方式,早在一战的时候就淘汰了。一战后期,美军到欧洲还在玩人海冲锋,结果被德军英军法军合伙嘲讽,然后得出结论:美国人不会打仗。这种作战方式,二战的时候基本是看不见了。二战唯一能体现一下的,也只有奥马哈海滩的登陆作战了。
但是你要考虑,步兵班不是固定在战壕里打仗的部队,那是一战的打法。而且,一战也证明了,对付人海冲锋,马克沁那五六百发每分钟的射速就够用了,MG42那1200发每分钟就是浪费。
在MG42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只考虑射击的问题,而且还是只考虑定点射击,等人来打的那个思路下了,而从来没考虑过,怎么让机枪射击的问题。不是所有战斗都是奥马哈那样,修好工事,等人来打你。而且,火力支援、火力延伸、火力压制,不等于无脑泼水。
有人讲了,MG42不是按照最快速度打的,不是一扣到底的,都是点射不是扫射。这说法是没什么毛病,但是这还是改变不了MG42耗弹快、枪管发热快的问题。
MG42这射速是1200发每分钟,而且这射速不像早期MG34那样可调,只能是1200发每分钟,通过射手的经验去决定每分钟实际打多少。但是这1200发每分钟的射速,又决定了,这机枪耗弹就是快。耗弹快,备弹就要多,换枪管的次数就频繁,这是一定的。这不是射手自己能决定的,是机枪自身属性决定的。战斗中,你不可能看枪管发热了,你就不打了。你该开枪的时候,就得开枪,同样的扣动扳机次数,打出去的子弹数量就不一样,别人打出去五发,你打出去十发,耗弹、发热都是别的机枪的两倍。
同样的射击,MG42就是比其他机枪耗弹多、枪管发热快。耗弹多、枪管发热快,就导致换枪管次数要增多、换弹链的次数要增加。这样一折腾,打几下就换弹链,而换弹链还是个相对麻烦的活,这样下来,火力持续性还是个问题。MG42没比同一时期的布伦、捷克式什么的好多少。这里是个常识问题,插弹匣比换弹链要方便。
多数时候,步兵班作战的时候,要的是全员出击,去攻楼、扫村庄,所有人都是要动的,这是提高人员利用率的问题。而一个步兵班如果配发了MG42,那么机枪手、副射手、弹药手,就都得拎出来,这些人不可能随着班组行动,只能在外面架着机枪盯着,而更多的时候,是在出击的地方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几个人一起发呆,等着其他人打完,然后自己跟上去。跟上去的过程中,没准就被哪个漏网的残兵给毙了。这样做,步兵班行动里,一下子就少了三个人参与行动,步兵班的效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机枪手弹药手原地发呆
如果用现代追求的机枪,要够轻、够短,机枪手是跟随班组一起行动的,而且现在班用机枪的机枪手,是不配副射手的,自己一人就可以了。这样,任何行动场景,基本上一个小组全员都能参与行动了。
并且,机枪要是够轻的话,便携性就好,便携性好了,你才能紧跟着班组一起行动,不至于拖后腿。你要是跟不住班组,落在后面了,别人都到地方开火了,你这机枪才抱着过来,无疑是影响战斗效率的。别的不说,在楼内清扫,你转个身都费劲,你不拖后腿么?同样,在村庄里,别人一下子翻墙跳过去了,机枪手、副射手、弹药手在后面翻了半天才过来。这是严重影响的。你想让机枪讲究火力支援,你就得能快速跟上队友,你都跟不上,你怎么能快速支援?
这问题就来了,你射速快有什么用?为了伺候这挺射速快的机枪,结果影响了全队的行动。影响全队了,那你这机枪还好么?还能说这枪优秀么?
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班里,配发的都是M27 IAR,M249已经从步兵班里淘汰了。现在马润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里三个人,每个小组一个枪榴弹。而且,M27 IAR是重枪管,可以全自动射击,每一个步枪都可以当机枪进行输出,火力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枪还够短,带着方便。
要是现在在步兵班里配一个MG42,无疑是多余的,极致性的多余。MG42的火力,不需要了,用这玩意儿还占编制,一挺MG42就得三四个人伺候,这三四个人还不能跟队进行别的行动,这就不是浪费子弹了,浪费的是人力、作战效率。并且,这玩意儿进出步战车还费劲,车辆到达战区,所有人都能快速下车,机枪手、副射手、弹药手拎着机枪、弹药箱、弹链盒,慢悠悠的下来,这不还是拖后腿么?
现在谁讲MG42如何不过时,完完全全的就是一厢情愿了。从现代步兵班的角度,MG42怎么都是不合适的,浪费人力、浪费编制,无法紧随班组快速行动,全是问题。如果作为一个车载机枪使用,作为重机枪使用,MG42还是勉强能凑合一下。
最后说一句,如果射速快能解决所有问题,那我觉得一个班配一个近防炮,能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