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有绝活|湖北省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用“细纹连线”绝技,六年磨一“棒”,成就剪纸界“黑神话·悟空”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蒋一正
耗时6年,他用独创的“细纹连线”绝技,剪出了剪纸界的“黑神话·悟空”——大型主题创作《金猴》。日前,在湖北省第三届鄂有绝活决赛现场,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工艺美术大师蔡骁龙再次展示了这一让世人惊叹的绝活。
1月11日,蔡骁龙大师在受访时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剪纸艺术,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历时6年精剪而成的大型剪纸作品《金猴》(该作品长1.35米,宽1.05米)。

剪纸《金猴》全图

金猴剪纸局部

金猴剪纸局部

金猴剪纸局部
2011年,蔡骁龙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获得设计灵感。取毛主席诗词《三打白骨精·和郭》中:“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金猴”为立意。按照他对人物及故事的理解,对作品中的神佛、众位天将、鬼怪和兽类等的神态身形一个个进行仔细推敲、雕琢。设计上,整体构图为在众多神佛、鬼怪的围攻中,金猴奋起一根金箍棒,棍影罩定全身,迎击围攻,将大圣勇敢无畏的威武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蔡骁龙在创作《金猴》
制作大量使用阳剪镂刻工艺,创新之处在于以阴、阳、灰的工艺布局,力求精确、细腻、自然、流畅、生动的剪刻工艺处理作品图案的整体连接,凸显了剪纸“千剪不断,万刻不乱”的艺术特质,将剪纸“细纹连线”绝技发挥到极致,使作品工艺达到了不可复制的超高水准及精美绝伦的艺术境界。
画面中疏密有序的细纹线条,层次分明,最细微处的线段长约3-5公分,仅有0.1-0.2毫米宽,“逆光反切”也是特殊薄刃工具的专属手法,每一根线条都需屏息完成,难度非常大。蔡骁龙说:“这一幅作品,涵盖了他之前所有作品中应用的技法和艺术领悟,可以说是自己所学剪纸技艺的总汇。”
小时候玩剪纸玩成了大家
剪纸是家喻户晓的流行民俗艺术,是以纸张为材料,以剪刀与刻刀为器具,以手剪或刀刻制作完成的整体连接、平面镂空的工艺美术作品,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观感效果和艺术享受。剪纸艺术起源可追溯至纸张诞生前的镂刻工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也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蔡骁龙受家庭的影响和父亲的引导而喜欢上剪纸。“小时候没有东西玩,然后就拿着剪刀,剪各种小人、小动物,然后当着玩具玩。”随着剪技的日益精进,在慢慢玩慢慢剪的过程中,蔡骁龙从《七龙珠》《圣斗士》剪到《三国》《水浒》的人物。从照着画剪到自己创造的剪,逐渐悟出了剪纸中的人物比例、造型的讲究,通过长期玩的过程,深深喜爱剪纸,无法自拔。
1995年拜师著名剪纸艺术家刘仕标学习非遗雕花剪纸。求学历程中他谨记师父教诲的剪纸特质“千剪不断,万刻不乱,值得一提”,这也使他在漫长的创研历程中认识到,剪纸与绘画不同,是整体连接的平面镂空艺术。
蔡骁龙介绍道:“一提到剪纸,人们就会联想到窗花、门联、囍字等,大多数停留在小工艺品的重复制作阶段,被传统剪纸的认知束缚,鲜有登上大雅之堂,但他们不知道,剪纸其实可以做得很有艺术性。”
蔡骁龙20岁停止临摹和拼凑的学徒阶段,开始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他在工作之余,凭自己对《水浒》人物的理解和揣摩,3年多的时间里精心剪出了“一百单八将”,作品的人物脱离了明代画本中人物宽袍大袋的传统形象,用现代人物健美的姿态重新造型,让人物更加贴近真实,更有战将的力度和手艺的温度。拿着这些作品,他本想去参加当时的展会。举办方看到作品后不禁感叹:作品很好,有艺术性,但不太适合商业性展会,入展埋没了原创作品。
这次挫折,让初出茅庐的蔡骁龙意识到,这条路并没有像艺术创作的那样美好。他顿感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精力去创作,值得么,该坚持走下去吗?”
看到儿子的迷茫,蔡骁龙的父亲站了出来,他将儿子拉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文物,指着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铜尊盘等器物说:“2000多年前,中国的老祖宗,就已经用失蜡法,完成了不可思议的编钟等青铜器的铸造,而这种工艺,美国70年代才注册专利,可想而知我们老祖宗的创造力是多么伟大,他们成就了中国那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经典。如果再过两千年,当后代审视咱们的时候,我希望也有你在这个时代成就的经典,成就经典是不可能没有挫折的,古人造器也如此,所以你自己得做出选择,是停留在玩玩,还是创造经典。”
从此蔡骁龙笃定了自己的艺术方向,他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随后尝试用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创作,第一幅大型剪纸主题《别姬》应运而生。作品着重刻画了项羽“奈若何”的窘迫境地和虞姬的婀娜身姿,虞姬自刎后还保持着楚国“三道弯”的舞蹈姿态,美态千古流传。
剪纸《江天万类竞自由》,创意取自于鄂西川东的自然风貌及人文,将当地的山、水、云、霞、草木花卉、动物虫鸟及人物集于一图,极具地域特色,描述祖国大好河山华中一隅的千姿百媚。作品入选中国好手艺大展,现被中国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

剪纸《江天万类竞自由》
两年后,蔡骁龙的代表作《百鸟仙子》面世。作品中汇集世界珍稀鸟类112只,形态各异、灵动欢腾,天使化身的仙子居中侧坐,温柔环视着百鸟,端庄大气、美丽祥和。工艺以阳刻为主,是对“细纹连线”技法的顶级展示,难度在于对整幅作品线条交错、线块连接和线条对比的掌控。他说:“这幅剪纸作品脱离了传统的百鸟朝凤,唯凤独尊的构图思维,而是把人代入到鸟类的世界,人与鸟类等动物,都是平等、自由的,人在鸟类的视角中应该作为天使存在,保护自然生态,让万物和谐共生。”

剪纸《百鸟仙女》
这幅作品,2013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也是湖北省目前唯一获得该赛事金奖的作品。
徒弟已人才辈出
2020年庚子新春,蔡骁龙心系抗疫一线,创作了《抗疫先锋》和近百幅寓意吉祥的祈福作品,通过单位组织,用作品慰问一线抗疫人员。
《抗疫先锋》以团花为模型,展现了身着防护服的一线人员、誓师的医护工作者、驰援的军人、坚守的环卫工人和快递小哥共战疫情的生动画面。作品用象征团结的团花表现千千万万抗疫工作者的众志成城,用牵牛花寓意全国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克服疫情的决心,用百合花寄托平安和顺的美好祝福。
为了传承推广传统工艺剪纸,蔡骁龙在社会上开展各类公益性讲学,组织剪纸专业培训结业的学员超过百人,培养高校与社会学生万余人,其中徒弟中已涌现出工艺美术大师和传承人。
除此之外,蔡骁龙还积极参与国际推广和宣教,2018年,在武汉市非遗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将非遗的课堂开设到了非洲尼日利亚,引发了国际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浓厚的兴趣。其中,还吸引了一位当地的木雕艺术家多次来到蔡骁龙的课堂,进行艺术交流。
201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活动,在蔡骁龙的积极努力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作为第一批授牌院校中湖北唯一的高校,同时也是全国参与此项活动的36所高校中最具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学。蔡骁龙作为湖北推行此项活动的大师代表出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的授牌仪式,并进行公益授课。
同年,在他的宣传影响下,中国地质大学国际学院、武汉工程与设计学院先后加入了传承创新学校的行列。
多年来,蔡骁龙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坚持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持续推出一批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剪纸作品比赛中斩获大奖。
蔡骁龙表示,将继续肩负新时代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使命任务,和广大剪纸传承者一起坚定前行,以创新为剪,以文化为刃,剪刻出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壮丽篇章。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