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权的转移过程,节制诸军事的五军都督府是如何失去兵权的

燃烧的岛群
2022-04-22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当将士们在前线厮杀的时候,战争的胜负很可能已经在朝堂上被决定了。

老将耿炳文在真定城外遭受了失败,这是记录中他第一次的战场败绩,也是唯一一次。

虽然他顽强地守住了真定,可朝中大臣并不都这么看,尤其是黄子澄。

朝廷的要求是迅速攻克北平啊!给你老耿这么多兵力,难道仅仅是让你去当缩头乌龟吗?而且,你竟然还在野战中被击败了!

黄子澄安慰了建文帝一番: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烦恼。如今大明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取之不竭,用之有余。燕王只有区区一隅之地,怎么能抵挡全国之力。

不就是损失点人吗,三十万不够,我们再调五十万大军过去,一定能平定燕王。

这番话很是提气,说得朱允炆连连点头。黄子澄接着话锋一转:耿炳文无法胜任,应该用曹国公李景隆代替他。如果上次就启用李景隆,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失败。

齐泰一听急眼了,他立马反对:“万万不可啊!”

朱允炆皱了皱眉头:“李景隆是皇亲,自幼喜读兵书,曾替朕擒拿周王立下大功,又是掌管左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爱卿你是不是多虑了。”

建文帝身边有两个主要的智囊,黄子澄和齐泰,除了削藩是两人一致同意的事,其他事上他们经常意见相反。齐泰说先削燕王,黄子澄说先削周王;朱高炽他们来京,齐泰劝说建文帝动手,黄子澄说这不合规矩;黄子澄建议任用李景隆,齐泰坚决反对。

结合两人多次进言的效果看,齐泰的许多看法都很明智,黄子澄的建议就是纯属扯淡了。

偏偏由于曾经老师的身份,朱允炆更尊敬黄子澄,而且他是个复古的皇帝,熟知古礼的黄子澄更对他的胃口。两个人一个是秀才的钱褡子,一个是孔夫子的褡裢——都是书呆子。

把书呆子当国师,代价会是惨重的。齐泰就要好很多,他当过礼部主事、兵部主事、兵部侍郎,并且干得很称职。明太祖曾经询问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老朱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他,简要而有重点地说出了各地地形,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

齐泰是老朱留给孙子的最后礼物,临终时他召齐泰授顾命辅佐皇太孙。

黄子澄是朱允炆自己选的,再次证明了朱允炆的用人能力有多差劲。

八月,建文帝正式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这次,朱允炆调集给他的兵力是五十万。

为了激励李景隆,建文帝为他举行了空前隆重的拜将仪式,除了赐给他“通天犀带”,授予“便宜行事”的权力,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江边为他饯行之外,甚至还为李大将军举行了一项叫做“捧毂推轮”的古礼。

所谓“捧毂推轮”,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节,画面大致是将帅登上战车前进,下面的皇帝表现出一幅自豪又期待的表情,化身为车夫推着车轮依依不舍地再送一程,嘴里还要念叨几句“爱卿此去,如朕亲行”之类的话。

皇帝甘愿自降身份,这番礼节是极其隆重的,大明史上就出现过这一次。后来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检要为东阁大学士李建泰出征时行此古礼,都被他以太隆重为由坚决辞谢。

大明朝唯一一次“捧毂推轮”之礼给了李景隆,李景隆能不能配得上呢?

【都督同知】

李景隆,身份:李文忠之子,朱元璋外孙;职业:公爵;爱好:学习兵书。

老朱没用过啥外戚,外甥李文忠算是一个。李文忠是个狂飙突进式的将领,是常遇春之后大明将星的代表,洪武三年他被封为曹国公、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

常遇春、徐达去世后,年富力强的李文忠本是他们最好的接班人,朱元璋也确实有这个考虑,洪武十年(1377年),他将长期戍守边境的李文忠召回京师,与韩国公李善长一起商议军国要事,实际控制着大都督府。

事与愿违,李文忠回到京师七年后就病逝了,年仅四十六岁,要是他还活着,后来的北伐就轮不上蓝玉露脸了。这是大明的一大损失,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洪武十九年,李文忠长子李景隆袭爵,成为第二任曹国公。

公爵只是荣誉头衔,在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前,李景隆的职务是都督同知,掌管左军都督府,是从一品的高级武官。

从官职和身份看,李景隆领兵出征没啥大问题,实际上不是这样,这要说到明朝的军制。

常遇春、徐达去世后,年富力强的李文忠本是他们最好的接班人,朱元璋也确实有这个考虑,洪武十年(1377年),他将长期戍守边境的李文忠召回京师,与韩国公李善长一起商议军国要事,实际控制着大都督府。

事与愿违,李文忠回到京师七年后就病逝了,年仅四十六岁,要是他还活着,后来的北伐就轮不上蓝玉露脸了。这是大明的一大损失,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洪武十九年,李文忠长子李景隆袭爵,成为第二任曹国公。

公爵只是荣誉头衔,在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前,李景隆的职务是都督同知,掌管左军都督府,是从一品的高级武官。

从官职和身份看,李景隆领兵出征没啥大问题,实际上不是这样,这要说到明朝的军制。

朱元璋在对行中书省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军事机构进行了改革。朱文正曾担任过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当时大都督府是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到吴元年(1367年)更定官制时,老朱取消了大都督一职,改为左右都督两位最高长官。

朱文正之后,大都督府的最高长官就是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年他回到京城,挂着左都督的职务掌管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老朱办了胡惟庸,同时撤销中书省,顺势对大都督府也进行了改革,将它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在每府左右都督之下,又设都督同知、都督佥事。

一个都督府变成了五个,都督人数从五位增加到二十位,军事领导机关的权力被进一步分割。

都督同知是二十位都督之一,仅次于五军左右都督,是大明排在前二十位的高级武官。但实际上,到了洪武晚期,都督们就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都督们了。

朱元璋继续着他的改革,逐渐把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都督府的职能转移到了兵部(兵部阴移之,其权渐分矣)。这是个军事领导权由武职官员向文职官员转变的过程,从制度上看是个进步,早在洪武时期就已尘埃落定。

从此以后,五军都督府的存在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都督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都督们还有啥用呢?

用处还是有的,这与明朝军官的选拔有关。

兵部负责大明的军官选拔,一共有四种方式。一是根据军户制承袭而来,老子当军官,儿子还是当军官,这叫做世职;第二种是武举,三年一小举,六年一大举,中举者可被授予武官官职;第三种是行伍,也就是按照资历。如果你爸爸不是军官,你也没考上武举,那么从苦哈哈的大头兵干起,也有可能靠资历谋到个军官当当;第四种最直接,叫做纳级。这种需要打仗时才能挣到,凭上交敌人的脑袋计算功劳,立马兑现。

比较一下,武举、行伍、纳级要凭真本事,选出来的军官多半会有真材实料。按照我的看法,军事才能的排序应该是--纳级(不排除部分品行不正的士兵会杀良冒功)-行伍(有经验的老兵)-武举(文武都学习过,还欠缺实战练级)-世职。

世职比的是投胎功夫,与才干无关,很可能出现废柴军官。

假设在选拔中,这四种方式机会是均等的,那么军官中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出现废柴。

然而在实际操作里,最主要的选拔方式是世职,其他三种加起来的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

世职军官未必都是废柴,其中也不乏优秀的,比如后来的戚继光、李如松。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由于无需考察才干,在概率上世职军官的废柴率肯定会大大高于其他三种。

这些只是中下级武官的选拔,都督选拔还不在这四种之中,这个级别的高级武官有定制选拔方式:会推(武职之大者,必由会推)。

会推不由兵部决定,兵部只有推荐权。每当都督职务出现空缺,兵部会拟定出两个候选人,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里,候选人仅限于现任公、候、伯之内。

李景隆的都督同知,就是这样来的。

到洪武晚期,五军都督府已成了一个中间结构,它的主要工作是在兵部和京营、卫所之间传递文件,次要工作是检查京师的治安状况(类似于检查组)。

南北两京五军都督府的武官被称为坐衙官,其中会推出来的都督不需要实际参与军事,都督府只是给他们安排一份工作,以防这些公子哥只挂个荣誉性的爵位闲得慌,这也就是功臣政治中的散官、勋官制度。

真正操持军务的是坐衙官中的中下级武官,还有三大营提督、各镇总兵及军官等坐营官。洪武晚期,明朝的军事领导系统已经从都督府转移到了京营和地方镇戍将领那里,实际掌兵的将领们许多也会再挂个都督类头衔,领取一份双倍的俸禄。

简而言之,会推出来的都督是个安置性的职位,不代表他能征惯战;只有加衔的都督才是真正会打仗的军官。

大概明白了大明军官选拔制度,也就明白了李景隆的都督同知含金量有多高。这是个生在京师长在京师的功臣二代,从不用干啥活的都督同知到统帅五十万大军的大将军,这一步是空前的跨越,也是空前的冒险。

对李景隆当统帅不满的,除了齐泰还有众将士——“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

在朱允炆和黄子澄期望的注视下,带着脸色沉重的将士们,李景隆出发了。临行前,朱允炆亲自为李景隆写下八个字“体尔祖祢,忠孝不忘”。他不会想到,在不久以后,这八个字将成为最大的一个笑话。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