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业绩“暴雷”:净利将比之前预告缩水近80%


2025年4月22日傍晚,国产半导体设备大厂至纯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将净利润由之前预计的9,000 万元至 13,500 万元之间,大幅下调至2,000 万元至 3,000 万元之间,以中值计算,更正后的净利比之前缩水了近80%!
今年1月24日,至纯科技发布公告称,此前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 9,000 万元至 13,500 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24,227.73 万元至 28,727.73 万元,同比减少 64.22%至 76.14%; 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 5,000 万元到 7,500 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2,706.16 万元至 5,206.16 万 元,同比减少 26.51%至 51.01%。
对于该预告中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原因,至纯科技当时表示,主要系研发费用增长、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降。
而至纯科技最新发布的更正后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 2,000 万元至 3,000 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34,727.73 万元至 35,727.73 万元,同比减少 92.05%至 94.70%。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 -6,000 万元到-4,000 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14,206.16 万元至 16,206.16 万元,同比减少 139.19%至 158.79%。
对于业绩预告更正的主要原因,至纯科技表示,公司经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基于谨慎性原则,新增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并调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率两个百分点,相应减少公司 2024 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至纯科技在4月3日发布的《至纯科技2025年1-3月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中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最新发展。
至纯科技表示,公司在高纯工艺领域已经是国内头部专业厂商,持续服务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华为、华润、燕东、士兰微等集成电路用户。
至纯科技还统计了从2017-2024年中国大陆主流12寸晶圆厂40多次特气系统的招标中,公司的市场份额接近50%,外资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计约35%,中国大陆其他企业约15%。该业务至纯科技也在持续进行在地化供应链建设,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及业务的连续性。目前,至纯科技在半导体领域高纯特气设备、高纯化学品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约3.6万台套。
在积累了核心能力的基础上,2017年上市后,至纯科技往当时难度更大、国内空白点多的工艺机台延伸,投入资源开发湿法清洗设备,聚焦晶圆制造的前道工艺,主要应用于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等关键工序段前后。目前公司可提供28nm制程节点全部湿法工艺机台。湿法设备已经覆盖中芯系、华虹系、华为系、长鑫存储等国内头部集成电路客户。
从2017年至2023年,至纯科技年度新增订单从6.7亿元攀升至近133亿元,营业收入从3.7亿元增长到31.5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从0.8亿元增长到7.4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49亿元提升至3.77亿元。2024年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55.77亿元,其中来自集成电路行业的订单额占比达84.55%,其中服务于12英寸集成电路客户占比达88.46%,且主要为代表先进制造要求的产业一线用户。在除去大宗气站、TGM、TCM等电子材料及专项服务的长交期订单的影响后,2024年新签订单与2023年相比实现了18%的增长。
在相关设备所需的零部件供应链安全方面,至纯科技表示,2020年8月公司预判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即已开始供应链风险识别和管理,2021年开始持续进行在地化供应链建设,保证供应链稳定,基本实现自主可控,通过订单牵引、合作开发等一系列举措培养本土供应链的阶段目标已陆续达成。不过,目前尚有部分分析、侦测类部件还在持续验证中,公司也很早就有充足的备货,公司有信心克服卡控持续为产业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2024年12月初美国商务部将公司旗下21个经营主体纳入实体清单,公司4年多前基于业务持续风险对于供应链在地化项目是未雨绸缪的决策,是对外界干扰最好的应对。
编辑:芯智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