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在单位,千万不要被别人随便借运

一转眼,求职黄金期“金三银四”已过半,不少打工人正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摆脱原先的岗位,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在他们看来,换份工作,等于换条命。
原先的工作事多钱少,领导喜欢添麻烦,同事难相处,自己要全天候随时待命。
有人决定放手一搏,出走突围,寻找下一个机会;也有人觉得找工作不易,选择了咬牙坚持,维持稳定生活。
毕竟成功找到理想工作的人少,大多数人都是投了无数简历,结果发现旧岗位的新人已到位,心仪的工作反而没有消息。
哪怕找到了一份光鲜优渥的好工作,入职几天后便发现和上一份工作一样,还是有许多不如意。
事实上,没有好端的饭碗,天底下工作都一样。
甚至等经历了几份工作还会顿悟一个道理:好的工作永远是“上一份”和“下一份”。
倘若做得不顺心,未必是环境出了问题,而是你被“借运”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网友语重心长地劝诫年轻人不要随随便便学人整顿职场。
他们公司曾经来了一个新人,新人很上进也很自信,唯独有个问题,喜欢“路见不平,仗义执言”。
一次,他们公司和客户一起参加饭局。饭局上,客户趁机谈起了合作的事,说自己想要跟某个大牌风格类似的产品。
还不等公司的设计师出口,新人便开始挑客户的毛病,觉得客户的要求是仿大牌,是抄袭。
一番话说下来,全场鸦雀无声。
回去的路上,她试图教会新人改变说话方式,以大局为重,新人也相当配合,点头应好。
可事实证明,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也未必就会。

第二次,当他们和一位客户的合作进入到了报价阶段,这本来是一个仿佛讨价还价的过程,可当客户报出一个虚高的价格,新人再一次语出惊人:
“你这不是坑人吗?你就是一个骗子。”
连续两次的表现,让网友对这个新人再也没有了耐心。
在视频的最后,她说到:
“当你还是一只蝼蚁时,就安安分分做好一只蝼蚁该做的事,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即使十年后,二十年后功成名就,但当下都逃不过当蝼蚁的阶段。”
的确,在进入职场之后,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希望这个不舒服的工作环境能舒服一点,客户事少,工作好做,领导话少出现少。
但现实中更多的是面临苛刻的领导、事儿精的同事,遇到不好惹也不讲理的人。
哪怕自己,也有错的时候。

有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脾气爆不想惯着,和他们争对错讲道理;有人选择自己跟自己生闷气。
不管选择了哪种,最后耽误的都是自己的工作进度和口碑。
和烦人的人和事有太多牵扯,总是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做事风格,影响的只有你的运势。
毕竟,领导等着你来解决问题时,你的眼里全是问题。
说实话,职场生存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不会有顺顺利利的事,也很难出现志同道合的人。
大家是因为工作领域相同而聚在一起,跟三观无关,跟性格也无关。
当你因为他人陷入情绪内耗,反复咀嚼,影响的是自己的状态。
当你选择当一把咄咄逼人的“枪”,有心之人自然会把你当枪使。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获得报酬,不是求得别人的认可和改变工作环境。
该专注时不遗余力,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装糊涂。
当你少谈个人情绪,把心放宽,赚钱就容易多了。

虽说谋生的活没有不苦的,但职场上,往往有这两种人:
一是吃不了苦的,企图改变别人来搭建自己的舒适区;
二是没少吃苦的,无论谁的要求都全盘接受。
博主姜Dora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朋友A处在一段泥泞不堪的职场关系当中,但从未想过离开。
朋友A很有能力,责任心也很强,在这家公司已经待了好几年。身为老员工,却并没有得到公司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周六日经常加班,工资从未涨过。
工作上做出来的成绩,会变成领导的汇报材料,没有回报,还要遭受领导的敲打,好让她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厉害。
在周围的朋友眼中,A在工作上展现出来的能力完全可以去一个更好的环境。

但A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高压的工作榨干了她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情绪,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被工作卤过”的感觉。
在长期的打压里,她已经习惯了无条件接受领导的要求,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
“如果我离开这家公司,我还能找到更好的吗?”
你看,当你习惯把自己当做职场牛马,你就离真正的牛马不远了。
总觉得只要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卖命干活,便能让公司看见自己,得到领导的认可。
总觉得低头做事,有朝一日就能升职加薪,抬头挺胸。
但头低久了,能吃到的只有草。

在《第二份工作》中,主角翠贝卡就遭遇这样的经历。
帮同事萨姆回答几个问题之后,她在领导的默认中,被迫接手了对方的工作。
她饥肠辘辘和人开会到晚上,同事萨姆则可以能躲就躲。
更困难的是,她却没法甩掉这些额外的工作。
“职责外的工作第一次给你做可以算巧合,第二次给你做是信任,但连续三次就成为了一种常态,你做得好是理所当然,做不好反倒成了你的错。”
当你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不惜押上自己的全部时间,只会得到一个疲惫不堪的身体。
顺从公司的安排,完成职责外的事情,能拿到的只有领导画的饼和越来越多的工作量。
在职场上责任心过强的后果,便是只有责任,没有回报。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单位,我们不需要太上头。
因为打工不是为别人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为自己赚取谋生的资本。
不仅是金钱,还有说走就走的实力。

职场综艺《跃上高阶职场》里,候选人依秋的淘汰令无数人感到可惜。
她做了很多工作,甚至因为团队分工问题放弃了很多机会,但在领导的眼里,她“存在感不足”。
虽然做了很多,但总是第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像个“透明人”一样工作。
愿意配合他人工作,以至于“辅助”的标签太过深刻,等到她来上台讲提案的时候,领导反而不放心她的能力,提议换人。
依秋习惯了听从安排,也没有努力争取,错失最后一个表现的机会。
而她的同事,要么敢于表现,要么自信满满。
发现了吗?
当你以“老实人”的姿态在职场生存时,遇活接活,遇人让人,遇到问题只有情绪消耗时,你的身上只会散发出弱者的气息。

而弱者气息越强,吸引来的烂人烂事也就越多。
反而那些散发强者气息的人,越能利用好资源,打破困局,少走弯路。
在职场度过几年后便会发现,真正做大事的人,抗压能力强的同时,更能表现自己。
他们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在一次次情绪崩溃时,沉下心做事,在一个个机会面前,完成爬坡。
说到底,职场需要的不是任劳任怨的牛马,而是合作共赢的对象。你可以蛰伏,但不能向命运屈服。
因为你在职场工作的同时,更是在为自己修炼工作的能力和寻求转运的契机。
一、修炼一个会赚钱的脑子
少内耗多做事,职场没有天大的事,也没有翻不了篇的困难。
普通人上班就是来赚钱的,其他都不重要。

二、推销你自己,敢于高攀
越是出生底层,越是机会短缺资源有限,越是要高攀工作,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展现你自己。
被拒绝一次不算什么,失败也没有关系。
如果成功,你就能迅速从低谷期走出来,从此日子崭新。
三、以结果为导向,把自己做成产品
雷军曾经在采访中,给了年轻人一个工作建议:
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看在这份工作上已经做了五年以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决定了你五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
想自己未来三年怎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最后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在后面的时间里,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到了一定年纪会发现,普通人能抓住的不是人脉,也不是资源,而是手里的工作。
利用好你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才能修炼出自己的职场生命力。
要知道,人可以不工作,但为自己打工,是你我持续一生的事业。
作者 | 微微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