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举报狗贩子后接到骚扰电话,举报人信息被谁泄露要查到底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5年7月14日,王女士拨打北海市12345市政热线反映非法贩卖猫狗问题,呼吁没有检验检疫的猫狗不能吃,希望市场监督部门去核实。之后,她接到北海市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向其详细说明了情况,没想到随后就连续接到骚扰侮辱电话,且对方张口就说到她和市监局工作人员通话的细节。
日前,当事人王女士告诉记者,此事给她造成极大心理阴影,对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产生怀疑,“我一定要申诉到底,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据8月11日大风新闻)


王女士出示的骚扰电话的通话和短信记录 (来源:大风新闻)
据法律规定,个人出售普通家养宠物猫狗且来源合法,通常不违法,但如果没有相关资质,通过盗窃等手段获取宠物再转卖,或是运输未经检疫的宠物,则属于违法行为,也会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王女士通过12345热线举报非法贩卖猫狗,本是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正当行为,却在举报两小时内遭遇“精准”骚扰。对方不仅知晓她与市监局通话的细节,还恶语相向、套取她的家庭住址。这让她陷入失眠焦虑,生活被严重干扰,甚至不得不换号,生怕被进一步报复。这荒诞又可怕的遭遇,暴露出公民个人信息防线的脆弱,更折射出基层执法流程中的漏洞。
王女士表示,她当时接到这个骚扰电话有种炸裂的感觉,其实就是对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恐惧与无助。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此类事件会形成“寒蝉效应”:若每次出于公义的举报都可能招致骚扰和报复,谁还敢站出来揭露问题?最终受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面对举报人的质疑,海城区市场监管局的回复实在有太多漏洞和疑点。海城区市监局副局长给王女士致电,称没有证据证明是市监局工作人员泄露出去的,还表示,已经找到了威胁者,是狗肉店老板的丈夫,可对方“死活不说”为何有王女士的电话。
据王女士所述,她刚举报完没多久,骚扰电话就来到,还提及了她只跟市监局工作人员说过的细节,这些端倪足以让人怀疑,信息泄露可能发生在政务处理链条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光说没有证据证明是市监局工作人员泄露,实在不算是一个靠谱的答案。
打骚扰电话,发出威胁信息的人,只要嘴硬就没事,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未经他人同意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手机号,本身就是违法的,难道“不说来源”就草草了事?市监局既然找到了威胁者,为何不深究信息来源,为何不联合警方处理,反而让王女士自行报警,“踢皮球”式地应对,不负责任的表现,本质上是对举报人权益的漠视和伤害。
更令人诧异的是,当地市监局对于市民举报的处理流程,显得十分随意。据王女士所述,涉事市监局副局长称,接到热线反馈以后,工作人员立马就去了现场,就跟贩猫的人宣传了一下举报者所说的事情,可能在宣传过程中狗贩子就知道了。这样的工作方式难道不荒诞吗?对于群众举报问题的处理,本应先调查核实,再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哪有未调查先“宣传”的道理?如此本末倒置,不仅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打草惊蛇,让关键证据流失,也让举报者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维护举报人信息安全不是小事,而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之一。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对履职中获得的公民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也只有确保举报人安全,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社会监督。否则将动摇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王女士的遭遇绝不能成为悬案,对于此次事件,相关部门应该启动联合调查,通过通讯记录追查泄密链条,而非让基层单位自查自纠。要查清涉事市监人员是否违规接触被举报方,现场”宣传”究竟透露多少信息,办公系统是否存在数据泄露等问题,对于威胁者,更应严厉依法追究责任,不能任其猖狂行事。
只有查明信息泄露的源头,对每一个违规环节追责到底,才能给举报者一个交代,也还公众以真相和信心。也唯有筑牢信息保护的防火墙,才能激发更多人参与社会监督,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