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叹为观止的天才文笔(第五期)

文学书坊
3天前

文/小雨的名著时光

中国古典作家的看家绝学到底有多神?

什么绝学?那就是:白描。

至于说它是古代作家看家本领,这其实是作家莫言的观点。

何为白描,同为白描高手的莫言的理解就是:

不通过对人物心理,进行什么艺术流描写,只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把一个人物内心暴露无遗,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莫言

这确实才是高端而富有格调的小说文笔,大道至简大巧不工的字里见乾坤。

这等的功力,古代小说家行列中,施耐庵的水浒传可称第一,其次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是我个人的保守观点。

激进一点去说,古今当代小说家,论起白描功力,无出施耐庵之右者。

对此,我从水浒传中,挑选出一段文字来说明。

当时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事情被官府知道了,宋江从何涛口中得知了官兵正要去抓捕晁盖,老宋赶紧找个借口跑出去跟晁盖通风报信,这里我们看看来作者是怎么叙述的:

宋江拿了鞭子,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

当宋江通风报信完毕之后,他要回去应付何涛,作者又是这样叙述的:

宋江出到庄前,上了马,打上两鞭,飞也似望县里来了。

看出白描的精髓所在没有?

当宋江急着要去给晁盖通报消息时,他先是跳上马,因为他心急如焚,压不住的着急,却又慢慢地离了县治,因为不希望被人察觉自己心里有鬼。刚一出门,那马便又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

可当通报消息完毕之后,他没有再跳上马了,他已经如释重负的放松了,于是忍不住悠哉上了马,再打上两鞭,便也不再是拨喇喇的撺将了,而是飞也似的写意了。

对的,这就是白描的精髓所在——它可以直接通过外在描述,极其精确的呈现出角色出内心的情绪波动。

当然,白描的作用方式可多着,这里我再举几个例子。

一、白描的视觉逻辑。

当宋江一脚把木炭踢到武松脸上,正要被武二郎痛打一顿之时:

却待要打宋江,那庄客撇了灯笼,便向前来劝。

就在这时,听到了吵闹声的柴进,也连忙赶来劝架了。

问题也就来了,该怎么写柴进的出场?

是不是得这样写:

正劝不开,只见柴进飞也似奔来。

上面这段文字,是通常的写法。

然而水浒传作者,不会这样写,因为视觉逻辑不对。

正确的写法是:

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柴大官人亲赶到说:“我接不着押司,如何却在这里闹?”

这,才是有水准的白描。

因为从武松和宋江的视角,在黑暗中,先看到的,只会是:两三碗灯笼,在黑夜中迅速飘过来,然后才看到柴进。

二、白描的感官逻辑。

水浒传第二回,史进的庄客王四,喝醉了酒,把怀里的书信弄丢了——被标兔李吉偷了。

也是当王四醒来,作者这样写:

却说庄客王四一觉直睡到二更,方醒觉来,看见月光微微照在身上。

于半夜醒来,微微月光,便自然而然的先进入王四的眼里。

王四吃了一惊,跳将起来,却见四边都是松树。便去腰里摸时,搭膊和书都不见了。

吃一惊,跳起来,为何看到四边都是松树?因为王四醉醒之后,已然忘记自己先跑到一片树林里睡觉,故第一时间,便要诧异起眼前的松树——其每个镜头,皆贴着人物的思维流程。

在这样的基本功之下,所诞生的美学,才是名著级别的美学。

所以,你学会了吗?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