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VS霸王茶姬:茶饮界的“平价之王”与“东方美学”谁能称王?


茶饮江湖,风起云涌,谁主沉浮?
作 者 | 有 叔
一个以平价亲民的策略席卷全球,另一个则以独特的东方美学和高端品质赢得消费者青睐。茶饮界的双雄争霸。数字化转型下的茶饮新生态,蜜雪冰城与霸王茶姬如何破局?
蜜雪冰城如何做到全球3.6万家门店?
可以说,蜜雪冰城低价背后,是“全球采购网络”与“五大生产基地”在支撑。
回望1997年,蜜雪冰城初出茅庐。
现在蜜雪冰城则是3.6万家门店遍布全球,其中海外门店超4000家,覆盖11个国家或地区,直接带动超15万人就业,全产业链布局更是间接创造了超38万个就业岗位。
这么宽广的企业“管理链条”,蜜雪冰城如果“破局”?
在传统时代,公司治理如同迷雾中的航行,效率低下,信息传递易失真。可喜,蜜雪冰城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上情下达的高效迅速,管理意图光速传遍组织各个角落。
数字技术生成的员工画像,让管理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员工,更好地发挥员工优势。去中心化的特性,更是促进了员工与团队间的知识技能交互,提升了工作质量。
2017年初,蜜雪冰城踏上信息化征程,全面部署ERP与门店POS系统,有效解决了门店及仓库的订单、库存管理挑战,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石。
次年,公司持续优化升级信息化体系,特别是门店POS与OA系统,同时意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着手探索数据驱动业务的路径。
2019年,蜜雪冰城启动BI项目合作,旨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助力决策。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将数据分析融入实际业务场景,为蜜雪冰城遍布全国的万家门店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从2017年初正式启动整体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疫情期间IT部门发挥重要作用。

AI技术的引入,更是为蜜雪冰城插上了翅膀。
在制定计划方面,AI能够学习经验并经校正训练,使计划更准确,减少了物料浪费。在制作奶茶或果茶时,可视化系统避免了员工操作失误,保证了食品安全。顾客反馈也能更快转化为产品创新创意,让蜜雪冰城始终走在市场前列。
除了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体系亦是蜜雪冰城的“护城河”。
完整的供应链涵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和品质控制等环节,实现了加盟商食材、包材及设备100%从品牌方采购。全球采购网络覆盖六大洲35个国家,国内五大生产基地,配送网络覆盖约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3100个乡镇。这样的规模与布局,让蜜雪冰城在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确保了产品的低价优势。
数据喜人,但现如今,蜜雪冰城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以植脂末、奶精等为原料的产品能否持续受欢迎?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彻底解决?品牌调性和消费场景打造如何提升?
同时,海外扩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一些地区仍处于亏损状态。如何使用“数字化协同”,在海外实现成本领先,维持竞争优势?是蜜雪冰城接下来的难题。
从昆明到全球,霸王茶姬能代表东方茶吗?
霸王茶姬,以东方茶会世界友,全球化战略下,高端茶饮新贵如何崛起?霸王茶姬单店盈利模型大揭秘,智能制茶机“成全”高效扩张之路。
起步昆明,布局全球。
2017年,霸王茶姬在昆明五一路地铁站旁悄然诞生,毗邻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顺城街,仿佛预示着它将承载着茶文化的历史底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1年,霸王茶姬迎来了重要转折点,总部迁往成都,品牌2.0升级同步启动。9月,成都春熙路全球首家旗舰店开业,10月官宣两轮共计3亿元融资,霸王茶姬开始进入主流商业媒体的视野。
2023年,霸王茶姬以108亿元的营收,位列中国现制茶饮品牌第四名,门店数虽不及前列几家的一半,但营收能力却不容小觑。
2024年,其发展势头更是势不可挡,一季度GMV超58亿元,目标直指200亿元。截至5月20日,注册会员数量已突破1.3亿人,不到半年就实现翻倍增长。7月,上海全球总部启用,与成都总部并行,彰显了其全球化的野心。
独特定位,产品为王。
霸王茶姬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
创始人张俊杰,一个深耕茶饮行业的老兵,从17岁起就在奶茶店打工,后来成为区域总监,对茶饮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他深知,茶饮要想走向全球化,必须具备成瘾性和文化势能输出两大要素。
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既具有成瘾性,又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具备了文化输出的势能。
因此,霸王茶姬以“以东方茶,会世界友”为口号,开启了全球化战略。
在产品策略上,霸王茶姬坚持做精不做多,围绕常见的茶叶和奶基底打造经典款。门店菜单主要分为原叶鲜奶茶、雪顶系列、原叶鲜沏茶三大系列,共十几款口味。

其中,3款爆款单品销售占比达70%左右,招牌产品“伯牙绝弦”销售占比更是高达30%左右,最快10秒即可出杯。这种大单品策略,不仅简化了供应链,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口感的稳定性,为品牌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模型,创新优化。
在单店盈利模型上,霸王茶姬借鉴了茶颜悦色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其盈利模型注重顾客价值和投资效率,通过开大店提升品牌力和消费者体验感。同时,在产品结构、商圈点位、定价、成本结构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提高整体效率。
优秀的单店模型需兼顾顾客价值与投资效率,让C端消费者与B端合作者双赢。
霸王茶姬采取经典款产品策略,聚焦少量精品,如原叶鲜奶茶系列,通过3款爆款单品占据70%销售,提升供应链与门店效率。然而,产品并非越少越好,需与盈利模型与战略定位相匹配。
餐饮成本中,人力成本尤为关键。霸王茶姬通过简化产品结构、标准化供应链、智能设备降低人力依赖,提升管理效率。绝味鸭脖是此方面的典范,其门店几乎只需收银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单店盈利模型中,减少某方面投入时,需在提升消费者价值处增加投入。霸王茶姬选择开大店,提升体验感与差异化,虽增加成本,但增强了品牌力。
其中,霸王茶姬采用智能制茶机械设备,减少门店操作难度,降低管理成本。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制茶效率,还保证了饮品口感的一致性,让消费者在任何一家门店都能享受到相同的美味。
供应链建设,极致追求。
在供应链建设上,霸王茶姬同样做到了极致。自有茶园、自建茶叶加工厂以及数十家战略合作的优质生态果园,为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简化供应链,将一杯奶茶的原材料集中在茶叶、奶和包材三种,缩短了采购、分发和监管流程,提高了存货周转率。
同时,霸王茶姬还注重品控,从茶叶供应、奶源供应到门店的自动化设备和标准制作流程,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杯饮品都符合标准。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霸王茶姬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未来挑战,如何破局?
霸王茶姬的商业模型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门店之间可能会出现分流现象,产品过于单一也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满足不够全面,进而影响复购率。
此外,其全球化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适应性和文化差异等问题上,仍需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面对这些挑战,霸王茶姬将如何破局?是继续坚持大单品策略,还是尝试多元化发展?是深化全球化战略,还是聚焦国内市场?
茶饮数字化:蜜雪冰城与霸王茶姬能否玩转?
蜜雪冰城,其规模化扩张策略让蜜雪冰城在短时间内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王”。
反观霸王茶姬,则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和高品质产品,吸引了中高端消费者的目光。
这两种品牌定位,如同茶饮行业的两极,各有千秋。
在产品策略方面,蜜雪冰城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标准化,通过大规模采购和自主生产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的低价供应。这种策略,让蜜雪冰城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实惠之选”。
霸王茶姬精选原材料,严格的制作工艺,打造出具有高端品质和文化特色的产品。
而现下,热议的“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企业数字化建设需紧握“三驾马车”:数字化组织、数据链接、生态建设。
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数字化,企业需持续迭代IT蓝图。数字化组织需内外兼修,内连各部门提效率,外接合作伙伴促业务在线。数据链接则要求打通生态链,与优势资源强强联合,这需坚实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生态建设旨在打破数字壁垒,让数据流动起来,与业务深度融合。
蜜雪冰城加速步入数智化时代,BI驱动智能决策成关键。历经多年信息化布局,公司已实现业务数据化。现阶段,蜜雪聚焦数据反哺业务,落地多数据分析场景,助力领导层实时决策。
通过“5A”方法论,蜜雪形成独特数字化节奏,高效管理数据源,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疫情期间,数据分析平台助力公司迅速应对,为复工复产提供坚实支撑。
霸王茶姬,则将数字化与自动化相结合,提升了门店服务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智能制茶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霸王茶姬的门店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茶饮体验。
供应链建设,是茶饮行业的关键环节。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都深知其重要性,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蜜雪冰城通过自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到物流的一体化运作。这种一体化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让蜜雪冰城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
写在最后……
总之,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都在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将中国茶饮文化推向世界。蜜雪冰城通过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迅速扩张,但也面临着成本控制和文化差异等挑战。如何在保持低价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
霸王茶姬,则以文化输出为切入点,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的打造。在海外市场,霸王茶姬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但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与当地市场的融合?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力?这些都是霸王茶姬在全球化战略中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