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旅游初体验:说说刚到新疆经历的几件事,纯降维打击

2025年5月,落地乌鲁木齐,这已经是夏主编第4次来到新疆旅游了。刚到新疆才不到24小时时间内,便深深体验到了新疆完全与内陆不同的地方,并为之折服。
这种差异化体验,并不是指在地理上乌鲁木齐市区就可以眺望雪山、气候上新疆10点才天黑等外在因素方面,更多的指新疆民风方面给人带来的小小震撼。

1、四年前旅途中仅一面之缘的新疆朋友,和你见面,手上提着8大瓶自家带来的好酒
曾在朋友圈里发消息,因为想认识一些新朋友,便尝试招募一位合适的队友和我们一起自驾新疆伊犁。一新疆乌鲁木齐的大哥看到消息后,马上给我发消息,问小夏是否还记得他,到了新疆一定找他,要请我吃饭之类。
如果是我认识较久的老朋友,这也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和他仅仅在旅途中有过一面之缘,后来甚至连天也没有聊过。
3年前,我们在西藏拉萨一民宿大厅那个阴冷一月冬夜认识。他和几位朋友坐在民宿大厅的火炉旁喝酒聊天,而我一个人坐着无聊,又有点冷,实在是百无聊赖,便想也喝两口白酒热热身体,可是自己没有酒。
于是,我就找那位大哥讨点酒喝,还说喝了多少付钱给他。
这位大哥马上递给了我一瓶酒,说什么,出来玩,就不要太在乎钱的事,要喝酒,给我说一声,我这里有的是酒。
就这样,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并存了联系方式,我知道他在新疆乌鲁木齐,他知道我是一位小编辑。此后3年,再无联系。
很多恩情,可能报不了,但大都会久蓄于心。去了西藏七八次,不知和多少旅客匆匆而过,他是我为数仅有还保有深刻印象的一位驴友。我想这更可能,是我执念未消,始终觉得自己还欠他一瓶酒。
这次来乌鲁木齐,想到自己这位大哥,还记得小夏,我马上让女友在云南买好平时我们自己常吃常喝的普洱茶、鲜花饼和云腿月饼,自己也在重庆老家那家常去的火锅店买了点火锅底料,再买个包装袋,将这些小礼物装在一起,准备见面时送给他,以还当年“一酒之恩”。
同行的朋友,问我和这位大哥是什么关系,我说就见过一次。他疑惑道,“就社会上一面之缘的朋友,你就费心送这些,是不是有点奢侈?”
我不语。
一下飞机,我和大哥约好在乌鲁木齐人民电影院楼下见面。见面时,他手里竟然提着沉沉的9大瓶酒。当下我就好奇,难不成他知道小夏也喜欢喝酒?
喝酒时,他告诉我,他从未关注过我,不知道我文章写得咋样,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粉丝。只是他不随便加人,既然联系好友里有我这样一个角色,而他也还记得我,那么我来新疆,他就一定要招待。
酒意正酣时,聊到两人的默契,双方都哈哈大笑。仅旅途中一面之缘,再次相逢时,两人都未事先说明要给对方带什么,但他给我提来了沉甸甸的9大瓶好酒,而我也给他带来了精心挑选的地方小特产,两人交换手里带给各自的礼物时,那爽朗的笑声远比礼物真实。
旅游中结识的朋友,大都是如此的,交朋友不图功利,更多的是当下的快意。可能多年不联系,但一联系,定是畅饮开怀、夜半归家。
这过程中,最令我惊讶的地方就是新疆人的热情。且不论那9大瓶有白的、有精酿的酒的金钱价值;仅一面之缘,3年之后未曾任何交流的朋友,谁能热情到招待这类无关紧要的朋友,还要特意从自家提着七八斤的物品前来,这份用心,已经很是珍贵。
2、朋友全程陪玩
一乌鲁木齐的小伙伴,平时和我玩金铲铲游戏,一听说我要来新疆,又是叮嘱我一定要告诉他,又是和我约好一定要来机场接我,又是说准备开车带我们去玩个七八天,又是说要晚上和我喝两杯,又是为我们准备了便携式旅行桌椅要拿给我们用。
夏主编从小是位性格较为独立之人,很少主动告知别人自己的行程安排,一是害怕朋友因为自己的到来乱了他原本的行程安排,二是害怕别人大动干戈太过麻烦。
但没办法,新疆人的热情是很难拒绝的。

一到乌鲁木齐天山机场,他早早地就在机场出口站好,顺利接到了我们。一上车,便递上两袋新疆本地的酸奶,说什么飞机上坐久了不舒服,喝喝酸奶会舒服一点。
一位是60岁左右3年未见的大哥,一位是00后的小伙子,再加上我和我的一位自驾游伙伴。从下午18点落地乌鲁木齐,一直吃饭、喝酒、聊天到凌晨3点,才回到的酒店。
从晚上20点到凌晨3点这长达7个小时的饭局,累,一定是累的。但心情是无比畅快的,新疆,总是令人难以拒绝,不仅仅是自然风光。
翌日,整整一天,这位小伙子带我们游玩乌鲁木齐,晚上又去当地著名餐馆吃饭,总觉得不好意思。第三天,实在是不忍他人如此劳心,终于狠下心来拒绝了对方的陪玩请求。

3、姐姐的几大包干果
一位老家的姐姐,从2005年便举家搬到了新疆阿克苏,此后再未归家。她大我5岁,嫁到了乌鲁木齐当教师。
尽管再次见面时,已经时隔近20年,我不再是当年那个10岁满脸泥巴的小孩,她也不再是那个15岁带着一群小娃娃漫山遍野找兰花、摘野果、砍柴烧火做饭、玩老鹰捉小鸡的青春期姑娘,但她在我心中那位仁爱包容、无比尊敬的大姐姐形象,在荒野山川一般野蛮生长的时光岁月中,是怎么久经淘洗,也不会改变的。
我给她带来云南、重庆的特产,依样是被她阵阵数落,“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下次不准了!”
本来一开始是准备专门抽个晚上,去她家吃正餐的。准备拜访她之前,听她去重庆旅游的亲妹妹说,姐姐去年生了二胎,但孩子夭折了,最近身体也不太好……
我便打消了在她家吃饭的想法。本来不想麻烦人家,但如果到了乌鲁木齐不去看她,那她知道了也是会伤心的。因此,去乌鲁木齐前,故意没有事先告诉她,只是到了当天中午饭点前,才提前2个小时给她说。这样一来,楼下随便吃点就好,她就不用在厨房大动干戈了。
去到她家,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把自家的核桃、干果、巴旦木果、红枣等物品,使劲往我们包里塞。尽管拒绝了多次不用、不用,甚至还偷偷放了点回去,但姐姐对弟弟自小到达那种命令式的热情,真的不敢违背。
新疆生活了20多年的她,如今确实更像是当地人了。

4、酒店阿姨的手写留言条
酒店住了一晚,逛了一天,再次回到房间时 ,发现卫生服务员竟然给我们手写了一条留言:
“尊敬的贵宾,您好!欢迎您入住XXX,很高兴为您服务,在给您整理房间时,看见您皮箱有灰,帮您擦干净了,如有其他帮助,请拨打XXX,随时为您服务。服务员XXX,5.4。”
很难想象,乌鲁木齐一间网上标价280元的4钻房间,能有如此细节的照顾,实在是令人惊讶。读完纸条的一瞬间,整整一天的旅途疲惫都消散了。突然觉得,新疆真好。

旅游了那么多的地方,新疆和云南,最令人情不自禁联想到宾至如归这个成语。新疆这个地方,虽然地处祖国边境,城市现代化水平与内地存在一定差距,但位于亚欧大陆地理中心的它,在人文风情方面,却总是给人截然愉悦的新奇之感。
每一次,总是在旅途中这样的无数个时刻感叹,人是该出去走走,这不仅是去看看世界的风景,而是去见识到世界各地不同地域里人们在生活、性格、民风、思想和文化上的差异,那才会真正开拓一个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智,让人变得更加从容,逐渐去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甚至是世间万物的运作方式,在真实的行走中感受到行云流水的涵义,而不是成为一头只会享受的幸福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