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卖好丽友,消费者“破防”背后的真问题丨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
07-16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近日,山姆会员商店的商品类型发生调整,蛋黄酥、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等曾引发抢购的热门商品悄然下架,盼盼、好丽友·派、溜溜梅等大众品牌陆续入驻,引起不少消费者不满。

U020250716505178350904.jpg

图据山姆app

商品品类调整引发会员强烈抗议,有网友调侃称,是“中产用户的虚荣心作祟”。不过,将问题简单归因于消费者心理,显然忽略了事件背后的核心矛盾——这本质上是消费者对山姆选品标准和品控能力的质疑。

作为沃尔玛旗下的会员制仓储超市,山姆一直秉持中高端定位,目标群体是城市的中产消费者。会员们愿意支付260元的年费,不仅是为了获得购物资格,更是为“严选服务”买单。

山姆过往的精选商品,精准契合了中产消费者对品质、健康的需求,正因为有严选把关,消费者可以闭眼买不踩雷。由此,山姆才能依托其会员体系,形成和普通商超的差异化竞争力。

像这次上架的好丽友·派,据消费者反馈,这款标注低糖的产品,实际口感“齁甜”。糟糕的消费者评价,加上没有稀缺性的品牌,不得不让会员们怀疑,山姆是否正在降低自己的选品标准?

从商业角度看,山姆的调整当然有自身的现实考量。

近年来,山姆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40余家,增长到2025年的60家以上,会员费年收入超13亿元。面对下沉市场的需求,扩大商品品类,引入大众熟知的品牌,可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这种扩张策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它意味着,原本聚焦中高端市场的选品逻辑被打破。大众品牌的引入,虽然能短期拉动销量,却可能损害长期建立的差异化的品牌调性。

换句话说,付费会员体系,与其说是在筛选用户,不如说是一种信任的绑定。消费者支付会员年费,就是为了买特色严选商品,而大众商品的引入,无疑打破了他们对山姆式严选的认知预期。

试想一下,如果一年额外花费260元购买会员资格,结果在货架上买到的商品品质并没有达到预期,那为严选所付出的成本,岂不是成了一种“智商税”?作为高端会员制零售品牌的山姆,差异化优势又体现在哪里?

因此,消费者对山姆上架好丽友·派等商品的吐槽,并非是因为中产群体觉得消费层级的区隔被模糊了,而是因为在山姆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选品能力下滑,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

真正让消费者“破防”的,不是阶层优越感失去了载体,而是那种被品牌“背刺”带来的失望情绪。

对于山姆而言,当务之急是回归定位,重新厘清选品逻辑。

说到底,会员制超市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售卖商品,简单地扩大商品品类,而是通过专业地选品,为会员节省决策成本。只有在扩张中保持选品标准,始终不放弃对品质的把控,才能保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